发布时间:2010/06/11
最早知道婺源,是婺源包装精美的土特产¬——林生山珍。产品的介绍的文字极具有活力“婺源中国最美的山村”。
我去过江南许多美丽的村庄,如苏州的周庄、木渎、用直,安徽的西递、宏村,浙江的西塘古镇。对婺源,这个誉为中国最美的山村,却知之甚少。
四月初,经不住中国最美的山村的诱惑,找了个机会去婺源。
出发前尽管一路是阴霾的天气,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奔赴婺源激动和向往的心情。我们是在晚上出发的,司机路线不太熟,加上路况不好,到达预定的休息地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小憩后,又开始往婺源行进。旅途劳顿,同行的人都沉沉睡着,只有我,在此起彼伏的轻鼾中,依然睁大着眼睛,生怕错过沿途的每一道风景。
看天色由暗到灰到白,车子转了个弯,在一片轻薄的烟岚中,一层层沿着山坡连绵起伏望也望不到头的油菜花,从眼前一直到铺到遥远的看不到的天际,就像带领我们踏进婺源的一张巧手精心织就的华丽地毯。随即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那杨柳初绿、夭桃点红,那莺燕啼啭、鸡鸣犬吠,那农人唱和、孩童嬉戏,这所有的一切,在初春的微风中无遮无拦地铺陈烂漫,灵动的美丽就像一畅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山水长卷轻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李坑,是婺源的精华所在。它有着女儿般柔和而纯净的美丽。无论是徜徉在阡絔间蜿蜒的田埂上,还是流连在徽派建筑迷宫一样的幽巷中,抑或是坐在小舟上听橹声咿呀在溪水或湍急或平稳的流淌中,我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化身为深庭重院闺阁上怀春的少女,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穿着红绫夹袄插簪花的娇羞新娘,融入了大自然春天的怀抱。而村外清溪上的彩虹廊桥,宛如姑娘嫁妆里的一把香樟木梳,在时空的变换流转的心情的跌宕中,以水为镜,临波自照,幽幽地梳理那一腔满怀的悲喜。
如果说,李坑是个柔美的女儿,那么,将她温柔地环在臂弯里的大鄣山,应该是一个俊朗的男子。他虽然没有北方须眉的伟岸健壮和豪气千丈,却有着南方男儿细致体贴、谦和有礼的君子情怀。萦绕其间,挥之不去的,则是他们之间穿越千万年时空流转和沧海桑田变幻,依然历久弥新、忠贞不二的爱情。行走在大鄣山浓绿青葱的小径上,密密的细雨不紧不慢地飘着,一如行色匆匆的旅客满怀细密的心思。小径的坡度很小一来一去并不觉得吃力,让我有心情、有兴致慢慢研究他的温柔与儒雅。大鄣山,总是让我在欣赏他的时候不停地发现惊喜一绕开几株树,挂在眼前的是白练般的飞瀑,转过一个弯,潺潺流经足下的清澈叮咚的流泉,走下一个坡,又是一群粉红浅黄纯白深黛相间的野草花,没入密林,潜入耳畔的是不知名的鸟儿,欢快的叽叽啾啾••••••走出大鄣山,采茶姑娘唱的山歌随风飘来,水在桥下静静流,歌在桥下轻轻悠,小桥流水送清波,人唱欢歌画中走。水悠悠,歌悠悠,小桥流水日夜唱不休••••••
婺源,何止是一个美丽的山村!青山的悠闲,流水的从容,不就是她流淌的风景的真实写照么?
我天生是感性的人,常常会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而此刻,我却把自己融化在了异乡的美丽景致里。远的美丽何尝不是近的希望?只要想起婺源,对于我就是一个提醒,她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是倾听一下自己的心声,她的悠闲和从容不就是我追求的生活的真谛么?!
镇江京口一支部 宋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