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中华情 爱国心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抒怀

发布时间:2009/07/28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的喜悦,社会主义新中国又迎来了建国60周年的大喜日子,可庆可贺!
 
     今天,正当全国人民欢庆共和国诞辰60周年之际,我深情地呼唤:我爱你,祖国母亲!
 
     我的祖籍在福建省南安县。民国初年,国内政府腐败不堪,福建南安一带,土匪猖獗,民不聊生,许多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远涉重洋,逃亡国外,我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父亲最终在伯父的帮助下,漂洋过海落脚印度尼西亚哇岛泗水市。起初是靠卖豆腐、酱油等小生意起家,经过多年的艰苦经营,终于开办了一家稻米加工厂,过上了比较  富裕的生活,从此父亲在当地便小有名气。父亲把赚来的钱,经常捐助当地一所华侨开办的学校办学,因此被该校聘请为董事长。父亲是个开明人,他把子女先后送到华侨开办的学校读书。我从华人学校老师的讲课中得知,自己的祖国有着辽阔的大地,丰富的宝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由于千百年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中国成了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
 
     父亲经常对子女们说,我们的“根”在中国,教导我们不要“忘祖”。他曾经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孩子,要记住,一个人不能没有祖国,我们的祖国在大海的那边,就是中国!”从此,“中国是我的祖国”像一颗种子,撒进了我的心田。儿时的我,在学校接受老师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家里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在我的心灵深处便播下了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种子。
 
     但中国在何方?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不回中国去?这些疑问,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成为解不开的结。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遍了五洲四海。当消息传到印尼时,我们全家人欣喜若狂。在爱国热情的驱动下,1954年,我和数以万计的海外热血青年一样,在五星红旗的召唤下,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告别亲友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毅然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母亲的怀胞。一踏上国土,我仰望中国九龙海关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激动万分,热泪盈眶,默默地呼唤着:“祖国母亲,我终于回到您的怀抱!”
 
     弹指一挥间,我回国已五十多年。忆往昔,我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差不多是从生活中受苦,工作中受累、思想上受压的环境中熬过来的。然而,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我,在追忆消逝的岁月时,却无怨无悔。对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是支撑我前进的无形力量。
 
     五十多年来,我与全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即使在六十年代初期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文革”中,因“海外关系”而受到不公平待遇,我仍义无返顾,不改初衷。因我早已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土地上,风再大,雨再急,决不动摇。我坚信,总有一天,祖国母亲一定会重见天日!
 
    五十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照顾归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并在政治上给予爱护和培养。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侨务政策,犹如春日的阳光重新普照神州大地,归侨获得了第二次政治生命,迸发出更加高昂的爱国热情。归侨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做好本职工作。思想上要求进步,入团、入党,政治信仰有了归宿,从此,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党培养我到大学毕业,后又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我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精诚育人。1985年,南通市组建致公党市委会,我第一批加入中国致公党组织,光荣地成为一名致公党员。回想我这段风雨人生路,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点成绩,无不在党的阳光哺育下,在致公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取得的。加入致公党后,从此,“致力为公”成为我的座右铭,并在实际行动中实践了党的宗旨。
此后,我处处以致公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使退休后,也退而不休。那年,退休后的第二年不幸身患重病,动了大手术,虽病魔缠身,但并没有使我消沉,而是更加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直面人生,积极进取。
 
    病休在家后,我订阅多种报纸、杂志、读书看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业余写作成了我为社会作贡献的有力武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从此得到洗雪,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我抚今追昔,心潮澎湃,抱病挥笔写下了《大政方针好港胞心共向》一文,作品荣获全国晚报、《中国记者》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我看回归”全国征文比赛三等奖。江苏省委于1999年和2005年先后出版了《我爱你中国》上下两册专集。我撰写的《风雨人生路 拳拳赤子心》和《赤子情》两篇作品,均被录入该专集。200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归侨侨眷的贴心人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我撰写了《邓小平侨务思想暖人心》一文,该作品先后在《江苏致公》、《中国致公》刊物上发表。
 
     我是《江苏致公》刊物的热心撰稿者,更是一名忠实读者。多年来,我积极撰稿投稿,为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大合唱,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2003年在纪念《江苏致公》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我被致公党省委评为优秀特约撰稿人。面对荣誉,我更加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为致公党增光添彩。1996年,支部党员选举我任支部主委,至今已连任13年整。
 
     加入致公党以后,我认真学习党章、党史,认识到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主要职能,作为一名致公党员,又是支部通讯员、信息员,应通过参政议政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后来,又通过培训、学习、交流,参政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了,议政的能力也提高了。我能自觉地关注社情民意,为本市乃至全国当前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
 
     回顾二十年来的历程,我为致公党组织做了些应做的事,致公党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2005年3月,在中国致公党江苏省级组织成立二十周年评优表彰活动中,我被评为优秀党员。我连续10多年被致公党市委会评为先进人个。这些荣誉是党员们对我的鼓励,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将激励我尽最大努力继续为党工作。我要感谢致公党组织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使我的人生虽说不上绚丽多彩,但也不至于绿绿无为,这完全是致公党“致力为公”的宗旨,指引我实现人生价值。
 
     值此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回顾五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我深感欣慰与自豪。五十多年来,我这颗赤子之心,随着祖国心脏跳动的脉搏,一如往昔,情深似海永不变!
                                           南通 黄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