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我的那一份红歌情愫

——有感于参加致公党常州市委“红五月唱响红歌”活动

发布时间:2011/05/31

    5月22日,我参加完致公党常州市委开展的《唱一首红歌颂扬祖国》的比赛,回到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这两个多月来,耳旁萦绕着的总是一首首深情的、振奋人心的红歌。我想,红歌在这一刻已真真切切地走进我们生活了。这种感觉很好,生活是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装饰的。一种色彩照亮你生活的前程,难免会让人因为单调而懈怠了前进的脚步。所以,当我的生活遇到不同色彩的时候,我都竭力张开双臂去拥抱她。


    生命历程中,从来就没有失去过对红歌的热情。记得小时候看电影《东方红》,红色的画面印染了我的整个胸膛,银屏上青春的形象,热情的舞姿,伴随着激情的旋律,在乡村的麦场上洋溢开来,让五月的乡村弥漫着动人的气息。《东方红》无论是其表现的内容,还是其表现形式,或者产生的背景,都已成为一段历史,而许多动人的旋律却如生命一样,代代承传下来。


    还记得自己学会的第一首红歌是在小学二年级。那时候,乡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全校就一架“风琴”,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又兼任了我们的音乐老师,可爱的“老头”硬是用几根并不灵活的手指弹出了《小小竹排》,这一首歌陪我度过了整个小学生活。记得乡里面要举行一次文艺汇演,我们小学以小合唱《小小竹排》参与了活动。乡村的校舍连着田野,夕阳远远地漫过碧绿的原野,柔和地铺展在我们眼前。我们训练的队伍就整齐地列在几间简单的校舍前,负责指导的可爱的“老头”老师挥舞着他长长的手臂,有节奏地摆动着修长的身材,向我们展示高雅的音乐符号。我们懵懵懂懂,却热情饱满,一首意志高昂的《小小竹排》被我们稚嫩清脆的童音,演绎得可爱动人。那种质朴,如乡村田头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汇演的情况和结果已经淡忘了,但是初次参与红歌演唱的那种新鲜感,还有乡村校园的色彩,却在记忆中永远地保存了下来。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又多次接触了红歌。从最早的一台双卡收录机,一盒伴奏磁带,到现在的CD播放器、多功能音响,每次参加一些唱红歌的比赛或汇演,我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音乐中去,投入到红歌演唱中去。


    在这次“红歌唱响红五月”的活动中,我更是和其他致公党员一起,利用周日休息的时间,有时候甚至是晚上的时间,因陋就简,在学校音乐教室,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洪湖水浪打浪》、《跟着共产党走》等激昂澎湃的歌曲,“红五月”被党员们的歌声诠释得更加形象而深刻。这是一段忙碌却有意义的经历,红歌会让这段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起来。所以,在比赛场上,当一首首红歌唱响的时候,我心里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情不自禁地也要跟着唱和。


    几十多年过去了,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红歌有了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演绎红歌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无论怎样,我唱红歌的热情依然没有减,我对于唱红歌意义的理解依然没有变。“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每每红歌唱响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对革命历史、对伟大民族朴实的情感随歌声传递,生生不息,为我曾经、现在以及将来对红歌的那一份朴实的情愫……
                                                                                             (常州 王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