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五十年峥嵘岁月 赤子情深永不变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感怀

发布时间:2011/07/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正当人类社会进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的历史时刻,举国同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借此节庆,我谨向我们伟大的党感诉衷情。

    当回顾伟大的党90周年走过的道路的时候,我们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为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90年,是经过无数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90年。

    9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也就没有归国华侨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我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度过了五十个年头。我的祖籍在福建省南安县。民国初年,国内政府腐败不堪,福建南安一带,土匪猖獗,民不聊生,许多农民纷纷背井离乡,远涉重洋,逃往国外,我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父亲在伯父的帮助下,漂洋过海落脚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泗水市。起初是靠卖豆腐、酱油等小生意起家,经过多年的艰苦经营,终于开办了一家稻米加工厂,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从此父亲在当地便小有名气。父亲把赚来的钱,经常捐助当地一所华侨开办的学校办学,因此被该校聘请为董事长。父亲是开明人,他把子女先后送到华侨开办的学校读书。我从华人学校老师的讲课中得知,自己的祖国有着辽阔的大地,丰富的宝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由于千百年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中国成了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

    父亲经常对子女们说,我们的“根”在中国,教导我们不要“忘祖”。他曾经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孩子,要记住,一个人不能没有祖国,我们的祖国在大海的那边,就是中国!”从此,“中国是我的祖国”像一颗种子,撒进了我的心田。儿时的我,在学校接受老师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家里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在我的心灵深处便播下了热爱自己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种子。

    可中国在何方?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什么不回中国去?这些疑问,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成为解不开的结。旅居海外的几千万侨胞,祖祖辈辈在海外奋斗生息,历来都与祖国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同根同源,血浓于水。他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是祖国富强,民族复兴,我们可以扬眉吐气,堂堂正正做个中国人。这样的一天终于盼到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遍了五洲四海。当消息传到印尼时,我们全家人欣喜若狂。在爱国热情的驱动下,1954年,我和数以万计的海外热血青年一样,在五星红旗的召唤下,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告别亲友,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毅然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母亲的怀抱。一踏上国土,我仰望中国九龙海关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激动万分,热泪盈眶,默默地呼唤着:“祖国母亲,我终于回到您的怀抱!”

    回国后,先后进入各类学校学习,直接接受党的阳光雨露的沐浴,直接在党的关怀、教育、培养下成长。经过努力拼搏,1965年,我从扬州师院毕业,分配来南通市实验中学任教。党的教育使我懂得为祖国培养人才是我的崇高职责。我从教三十多年,甘愿像蜡烛那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苦学勤教献青春,呕心沥血育新人。

    弹指一挥间,我回国已五十多年。忆往昔,我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差不多是从生活中受苦,工作中受累,思想上受压的环境中熬过来的。然而,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我,在追忆消逝的岁月时,却无怨无悔。对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是支撑我前进的无形力量。

    五十多年来,我与全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即使在六十年代初期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文革”中,因“海外关系”而受到不公平待遇,我仍义无反顾,不改初衷。因我早已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的土地上,风再大,雨再急,绝不动摇。我坚信,总有一天,祖国母亲一定会重见天日!

    正可谓:五十年峥嵘岁月,赤子情深永不变!

    五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照顾归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并在政治上给予爱护和培养。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侨务政策,犹如春日的阳光重新普照神州大地,归侨获得了第二次政治生命,迸发出更加高昂的爱国热情。归侨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做好本职工作。思想上要求进步,入团、入党,政治信仰有了归宿,从此,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党培养我到大学毕业,后又成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我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1985年,南通市组建致公党市委会,我第一批加入中国致公党组织,光荣地成为一名致公党员。此后,我处处以致公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使退休后,也退而不休。刚刚退休那年,我不幸身患重病,动了大手术,虽病魔缠身,但并没有消沉,而是更加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直面人生,积极进取。多年来,我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写了无数篇充满人生哲理,歌颂党的侨务政策,表达热爱祖国深情的佳作,发表在报刊上,且几次在省、市乃至全国开展的有奖征文比赛中获奖。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服从致公党市委会的安排,我至今仍担任致公党实验中学支部主委,已连任15年,期间连连荣获先进支部和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作为民主党派的成员,我认识到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主要职能,我作为一名致公党员,又是支部通讯员、信息员,应通过参政议政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我能自觉地关注社情民意,为本市乃至全国当前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

    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回顾半个多世纪走过的人生之路,正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一步步走过来的。50多个春秋弹指而过,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品味经历的酸甜苦辣,所有这一切,如今都已成为过眼烟云,唯有党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是永存的。是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道理,才使我对党和祖国的忠诚化为永远不变的人生信念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心随祖国永跟党,报效祖国志不渝!

    值此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五十多年的峥嵘岁月,我深感欣慰与自豪。五十多年来,我这颗赤子之心,随着祖国心脏跳动的脉搏,一如往昔,情深似海永不变!

 

 

                                                                       (致公党南通市委 黄瑞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