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3/29
近年来,致公党江苏省委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行有利于广大党员参与的、开放式的“调研课题申报制度”,基层支部及广大党员参与率显著提高,参政议政的领域明显拓宽,调研报告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关心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反映民生问题的针对性越来越强,省市组织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新局面逐步呈现。
刚刚闭幕的省政协九届五次全会在对九届三次会议以来的1624件提案和224件社情民意信息进行评比的基础上,表彰了95件优秀提案和24件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其中,致公党江苏省委集体提案5件, 委员个人提案7件,社情民意信息2件。受表彰的5件集体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快我省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文化站建设的建议》、《关于推动保险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建议》、《关于发掘民国建筑资源,打造南京“民国历史文化游”旅游品牌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人才租赁,拓展大学生就业途径的建议》;受表彰的7件个人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大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的建议》(中国矿大支部主委汪云甲)、《明确目标,逐步推行,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致公党镇江市委主委卢章平)、《关于举全省之力办好全国十运会的建议》(致公党南通市委副主委孙淼)、《关于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致公党扬州市委副主委王忠)、《关于将审判侵华日军战犯场所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戈琳)、《关于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紧急救援体系的建议》(致公党员张薇丽)、《关于加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建议》(致公党无锡市委副主委季正明);受表彰的2件社情民意信息分别是《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几点建议》(执笔人:王学锋)和《加强民营企业家培训教育工作的建议》(执笔人:张薇丽)。
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有利于工作出新,致公党作为一个参政党,今后将进一步坚持并完善这项制度,充分发挥参政党组织作用,把广大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
(徐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