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关注民生,出谋献策,为城市公交发展献计出力

发布时间:2010/01/18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也是参政党发挥作用的最集中体现。多年来,致公党苏州市委始终坚持“致力为公、参政兴国”的宗旨,紧紧围绕中共苏州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关注民生,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尤其是连续多年关注城市公交交通问题,形成了以公交问题为主线的系列调研报告。
     2004年,市委会提交了 《关于加快落实苏州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建议》报告,此前,我市公交行业存在着:公交车辆老化、公交线网有待继续优化、公交场站建设步伐缓慢、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迟缓,资金筹措困难、快速公交发展滞后等问题,通过几年的努力,截止09年底,我市现有公交线路236条,车辆2957辆,其中空调车达1368辆,国Ⅲ排放标准的车辆达1614辆;部分城市主要干道开辟了公交专用车道;先后完成东南环立交换乘中心、新庄立交换乘中心、官渎里公交换乘中心建设,加上先前建成的解放西路换乘中心,已基本形成以古城区为中心、四个换乘枢纽为节点向四区组团呈放射型布局的公交换乘体系;2009年底快速公交二号线也已投入运营,已开通的一、二号快线为进一步减缓古城交通压力,完善公交线网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5年,针对出租车服务网点缺乏的问题,市委会提交了《关于加快规划建设苏州市出租车服务网点的建议》报告,当时,我市拥有出租车3203辆,从业人员7000人左右,市区为出租车驾驶人员提供服务的场所仅有一处,出租车司机面临着吃饭难、如厕难、停车难的窘境,作为城市窗口的出租车的清洁保养也是个难题,报告提交后,得到了公交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建成6个出租车服务网点,基本解决了出租汽车拆换白座套、餐饮、休息和如厕等老大难问题
     2006年,市委会提交了《尽快将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议》报告,彼时,各公交企业处于运营成本不断增大、企业发展困难的瓶颈,通过我们的呼吁,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投入,2009年市财政全年对公交行业的补贴达到了2.2亿元。
     2007年,市委会完成了《关于加快我市公交信息化建设的建议》,针对公交的基础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线路优化、调整,调度等基本上靠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和经验的状况,提出实现公交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经过几年的建设,苏州智能公交系统09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企业营运调度、行业管理监控、公共出行信息服务三大系统可靠运行,实现了对市区所有公交车辆、线路和营运状况的全程监控。
     2008年,市委会以“进一步改善城市公交、构建和谐交通环境”为主题,就城市公共交通的有关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苏州市城市公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于将城市公交纳入我市财政体系的建议》、《关于加快苏州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科学合理衔接的建议》、《关于全面提高公交驾驶员服务质量的建议》、《关于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关于深化公交体制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成文,在公交主管部门的认真配合下,相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如公交驾驶员的待遇得到了提高,人均收入达到了3.6万元;城乡公交网络逐步了得到完善。
     2009年,市委会针对如何使政府对公交这一公益事业的财政补贴机制更为合理和科学进行了调研并成文,准备在这次的两会上进行提交。(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