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一次8分钟政协大会发言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0/03/11

    为更好地了解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致公党中央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20094月底开始,致公党万钢主席王钦敏副主席和3位副主席分别带队,奔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

  “我们从南京出发,对苏北地区的泰州进行了走访调研,之后转战苏南,对江阴、苏州和无锡进行实地考察。”王钦敏副主席告诉记者,在他们这支调研分队中,不仅有致公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还集中了一批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这些专家学者来自经济、科技、生态、环保等各个领域。因为区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牵扯到多个行业、多个领域,互相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王钦敏副主席说。

  走厂矿,访企业,搞座谈……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一群已经不再年轻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大地上来回穿梭,他们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也捕捉到了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

  实地调研结束后,致公党中央开始整合各分队的调研成果,在搜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大会发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建设。”

     ——“以区域环境政策一体化为目标,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一项项措施,一条条建议,台上台下, 20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在仔细倾听……

     代表一个民主党派,在政协大会上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作口头发言,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

     使命在肩,重任在肩。时至今日,王钦敏副主席仍然清楚地记得建议提交前的几个不眠之夜。为了让这份凝聚了许多人心血的建议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负责统筹成文的他,对最终的文稿再次进行逐字逐句的核对、修改。

    “中共中央历来重视民主党派提出的建议和提案,作为民主党派,我们同样要本着一种对中央负责的态度,提交一份高水平、有分量的建议。” 王钦敏副主席郑重地说。

     在大会召开前,致公党中央围绕着这份提案和根据提案编写的大会发言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力求这份提案和大会发言能充满更多的真知灼见,更加有效地建言献策。

     充分酝酿、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台上8分钟,台下数月功。这份沉甸甸的建议作为提案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而由这份提案编写的大会发言,也成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16个大会发言之一。

     大会发言前夜,驻地宾馆的房间里,已逾花甲之年的王钦敏在明亮的灯光下对仅约1500字的发言稿最后一次逐字进行修改。

  “我们的每一个字,都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