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江南时报》关注致公党江苏省委“推动我省‘非遗类’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的集体提案

发布时间:2012/02/08

    江苏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今日上午在南京开幕。700多名省政协委员在未来几天里,将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能,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春节假期后至元宵节,《江南时报》报一组传统文化盼回归的稿件引发各方高度重视。“秦淮灯彩甲天下”,后继却有些乏人的问题成了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记者注意到,致公党江苏省委一份名为“关于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省‘非遗类’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的集体提案也已递交至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南京云锦、秦淮灯彩、扬州玉雕、苏州刺绣、宜兴紫砂……这些文化瑰宝精湛奇绝,地域特色鲜明,不仅是江苏各地发展的“文化名片”和“经济引擎”,也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源宝库。

  致公党江苏省委调研发现,目前江苏省在“非遗类”民间艺术活态的传承危机未能真正解决,后继乏人。“目前许多‘非遗类’民间艺术从业人员生存境遇不佳,加之传统手工技艺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的悟性,传统民间艺术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非遗类’民间艺术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民间艺术活态传承和产业发展都面临着人才危机。”

  致公党江苏省委提出建议,尽快构建并落实民间艺术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广泛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课程,增设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方面研究性的课程;调动社会培训力量,传授传统民间工艺的有关知识和制作技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