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致公界别省政协委员热议李学勇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13

    杨德才委员:2011年江苏省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2年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防范外部风险:主要是欧债危机和石油危机两个方面。2011年的CPI一度达到7%,与年初设定的4%相差很大,去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流动性过剩,今年可能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CPI上涨,尤其是要重视和防范石油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是要高度重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稳定。现在农村家庭已经基本上不再贮备所需要的一年粮食储备,而是完全转向了国家粮食储备,如果国家粮食贮备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问题。三是要重视就业问题,从2010年开始,企业家的“跑路”现象不断上升,这些企业的收缩规模,带来了失业率上升的问题。政府要通过相关政策让企业生产稳定,化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马车”。要通过完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来确保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不断增长,还要通过完善配套有利于消费的政策制度、基础配套等来促进居民消费。

      张云云委员:李省长的工作报告着重关注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这方面,我确有感触。在春节前,我参加了困难家庭走访。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送入大学,结果工作后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父母和大学生本人都很困惑和伤心。对此,我建议,能否不要把高校毕业生的收入纳入现行最低工资标准体系,而是单独建立一个标准,考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因素,稳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情绪。至于养老,报告中也着重提到了目标,很高兴看到报告对此也进行了部署,我们目前主要是居家养老,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需要的服务内容是不断增加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新建的居民养老服务中心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老人所需要的?符不符合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研,在重视数量的基础下,同时注重质量建设。八大工程和十件实事的提出,与我们的省情相适应和匹配,今后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值得期待。

     李南委员:李省长的报告提出去年建立了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将在2012年建立2500个中心,这是民生幸福工程中的六大体现之一的工作。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需要区分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苏州和镇江的几个点做得很不错,但是普及起来有相当的困难。未来四年,政府预计投资16个亿构建社会养老体系。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修建中心是一次性投资,而后期的运行却举步维艰。我们认为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可以借鉴上海北京的经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利用目前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来提高社区养老中心的服务能力。

      季正明委员:李省长报告提到了关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我想讲一下无锡的情况,无锡17年前就进入老年社会,无锡政府很重视养老中心建设:一个是机构养老,有政府资助的,也有民间投资的集中养老护理。还有一个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如无锡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原农村五保户、孤寡老人的养老,在锡山、惠山建立了很好的养老院。有的水平很高,但是不能普及,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政府应推广居家养老方式,整合社区的资源,为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做菜、洗澡、看病、聊天等。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培养居家养老专业服务人员是未来的方向,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卢章平委员:李省长的报告契合和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对今后的工作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也对全省工作进行了部署。在对去年工作进行总结时,李省长的报告归纳为五个方面,这些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对此我们感到由衷地欣慰,鼓舞人心。对明年的工作提出的八个方面,主要也是围绕基本现代化指标在做,方向明确,措施得力。罗书记的讲话和李省长的报告中着重强调的是落实。着重强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对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目标,我们比较明确。但社会建设需要多年积累,不断推进才能更见成效。我们期待各个方面的发展目标能够更好更早地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李省长的报告既鼓舞了全省干群的信心,也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

      孟力强委员:李省长的报告对2012年工作的八个方面做了安排,也是围绕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来部署,与罗书记的讲话一脉相承,更细致。在目前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李省长的报告对江苏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思路,着眼长远、强调扩大内需。我是来自苏北的委员,报告中提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苏北在这两个方面与全省的差距还比较大。要赶上全省水平,经济增速达到15%以上,这对苏北是个严峻的挑战。去年连云港的节能环保指标没有完成,原因是还有经济指标的压力,我认为苏北的发展不能一刀切,相对落后的地区不能一味强调技术创新。苏北的发展一方面要靠自己,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省人民的支持,希望在区域合作、联动方面,省里有更多的动作带动苏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