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致公界省政协委员热议罗志军书记讲话、张连珍主席报告(三)

发布时间:2013/01/20

   

省政协委员杨德才:进一步明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新境界”的深刻内涵

对罗书记的讲话有三个层面上的认识:一是就江苏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明确的构想,特别是“三个决不”,坚定有力,在同样层次的讲话中不多见,有新意。二是讲话具体阐述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新境界的深刻内涵,五个“新”实际上就是“新境界”的具体内容。讲话中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一次提出“兑现庄严承诺”都是新亮点。三是具体阐述了政协及政协委员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实践的新境界”的三方面作用。

当前中国政治已进入“常人政治”时代,建议政府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要对自身有明确定位,明确政府是“有限政府”,不越位也不缺位。

省政协委员李南书记讲话很接地气

罗书记的讲话非常贴近群众,很接地气,“体现群众意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的意愿是什么,人民的向往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回答的重点,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如果这些我们不搞清楚,那么我们许多工作将失去方向。罗书记的讲话中强调的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三个意识,我想在履行政协职能工作也应牢记这些,按照罗书记讲话要求,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实践,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张梧华: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

我比较关注罗书记讲话和张主席报告的后半段,因为前面成绩的取得时对我们的鞭策,但后面的内容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所在,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这个提法非常到位,未来几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将会非常多,如果没有这三种意识,很难解决好即将面对的问题。我从事海外文化教育和交流,我想我们将来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涉及到海外问题的,许多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我们如何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能够对等的进行文化输入和输出,这些都需要党委和政府因势利导,先不奢求将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培育成“亲华派”,但起码应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中一部分人变成“知华派”,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教育走出去,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省政协委员薛涛:要重视民生问题

罗书记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民生问题,过去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一贯直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民生问题,这一方面说明省委省政府正在发大力气解决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民生领域中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有些问题随着发展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还存在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并在制度设计和建设方面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