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8
这样的办学宗旨我们初一接触就深有感触。在我们去新加坡前,每位学员都收到了来自校方的文件,上面详细介绍了此次学习的课程目标、进修课程和时间、课程组织者、人员分队情况、日程安排、启程安排,返程安排、住宿宾馆、出境时注意事项、机场内注意事项、新加坡情况介绍(从新加坡的气温、着装饮食、日用品、法律、交通、购物)、行李携带、护照、机场退税、在新加坡紧急联系方式、并将必带物品一一列举提醒,在为每位学员制作的胸卡上详细写明了联系信息,以便让出租车司机送回。以上种种几乎回答了我们能考虑到的所有疑虑。
在新加坡期间学习了«医院质量管理»,«从管理到执行», «医患沟通»,«辅导与带教»,«优质医院管理»,«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危机管理»,«医院文化建设»等课程,对于我们这些多年从事临床一线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而言,这些课程大多是平日我们经常遇到却没能深入思考的问题。学院安排我们参观了陈笃生医院、邱德拔医院。这两家都是公立医院,因两位私人捐款而命名。新加坡政府鼓励私人捐助公益事业。
陈笃生医院由华人陈笃生先生最初于1844年捐资修建的,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由两个CDC、一个康复中心和一个综合性医疗总部组成,是一家拥有1000多张床位的公立医院。走进医院第一印象就如走进了一个购物中心,医院的二楼拥有大型餐厅、面包房、花店、冲印店、书店、药店、服装店、咖啡吧、超市、水果店等,让我们忘了是在医院。也没有了我们常见医院那种紧张压抑的氛围。医院的博物馆更让人耳目一新,这里除了大力宣传了陈笃生之外,还陈列了医院每个时期的宝贵资料,包括用过的针筒、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友好往来的资料以及各种图片等,形成了一种大家能看得见的医院文化。
新加坡的医院没有一个专科病区,取而代之的是病区分为A、B、C三级:A级病区相当于我国的高级病房,一人间,设施齐全,服务一流,收费一流,费用最高;B级病房双人间,处于中档级别;C级病房6~8个床位一间,是全医保病房,低收入者可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在不同级别的病区有各专科的病人,专科医生查房全院跑。而设备一流的ICU成了各专科重症患者的避风港。医生的水平尽在ABC级中体现。
A级病人越多说明这个医生的知名度越高。一流的服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这三个字,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与国内医疗市场服务的理念形成明显的反差。服务要好,收费要低,空姐式服务,贫民式收费,市场经济的价值就这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即使在C级病房也环境温馨,便捷舒适,患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要享受先接受 ,是新加坡人的理念,你要享受A级病房是要付出高昂的费用的 ,政府及民众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在这一点上邱德拔医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不再赘述。
在国内当医生忙碌一天,殚精竭虑,却得不到病人的理解,我们一直在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新加坡之行让我受到不少启发。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们向先进国家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把外国的先进仪器设备搬回来使用,我们还向先进国家学习什么?当温饱不再困扰大多数人,幸福意味着什么,应该是点点滴滴的温馨;文明和进步是什么?是无微不至的关爱,安全的感觉;那些看似繁琐的流程是什么?是精确无误,是高效有序。
(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