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出国教师培训班赴澳大利亚的美丽城市波利斯班接受培训,在二个月的培训日子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澳大利亚的教师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崇高的师德。
到了澳洲,我和另一名老师非常巧地被安排在一位小学教师Diana家里,她在小学里是教第二外语的(法语),每天晚餐时我们经常会问她有关澳洲教师的情况,她告诉我们,在澳洲想当一名教师是很困难的。澳大利亚的政府和整个社会对教师十分尊敬,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的地位要高于一般公务员。因此,对教育资格的评审也十分严格,都要经过几次筛选才能通过,不管你准备教什么专业课,英语必须经过国家等级考试方可通过,在学校里首先要经历一年或更长时间的考验期,合格后才可定级确定是否留用,据说每二个月学校都要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反应,如果反应比较大,学校会作出处理并给学生们作出解释。Diana会说英语、意大利语、法语等,她曾去英国教过一年书,后因身体原因回国的。她目前在郊外的一所小学教书。在我们后来参观的几所学校看来她的话得到了验证,澳大利亚在教师的选择上比较注重人文环境,通过层层筛选,留下来的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了。事实证明,我们在听他们上课时的确感到很轻松,课堂气氛很活跃,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都倍感亲切温馨。
都说澳大利亚人很懒,他们的生活很轻松惬意,工作时间又很短,工作环境优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观察,我慢慢地改变了这种观点,首先,我觉得他们很珍惜自己的岗位,很有责任感。我们每天上学都很早去乘公交车,以便到学校上网,路上常碰到一位老师,她在QUT图书馆工作,她说自己每天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还拿QUT大学的教师来举例:他们也都是准备就绪后稍提前走进教室,从不迟到早退,因为他们通常要把上课的内容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其次,教师在备课方面的确做到了“以人为本”,他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新授内容,使每位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迅速提高。在澳的第五周我们去参观了一所公立学校(Hervey Bay State High School),他们的校训是“勇气达成梦想,机会造就成功(Courage to Dream-Opportunity to Succeed)”在他们学校有一些残疾儿童,他们跟正常儿童在一起上课,这对于老师来说要有更大的耐心,我们在那里体会了残疾儿童学习的艰难,同时也深深为老师们的工作态度而感动。
澳大利亚教师上课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平等。教师对学生总是礼貌在先,就算学生做得不好,老师也从关爱的角度去批评,准确地说,是指正。记得在一所私立学校(Fraser Coast Anglican College)听课,我听了一堂电脑课,那位老师三十多岁,他始终微笑着在班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那堂课他让学生设计游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学生完成了,他马上给予评语,我还看到了他给一位学生的评语(While your solutions were quite good,You need to spend further time planning and reflecting upon your work.)我看得出班里的学生(高一)都很喜欢那位老师。印象深的还有一堂课,那是小学一年级(6、7岁)的作文课,老师Melita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要求学生们写一封信给圣诞老人,把自己的要求写出来,其中一个小男孩写道:Dear Santa:Can I have a robot which can help me do homework?(亲爱的圣诞老人,我可以要一个能帮我做作业的机器人吗?)他写完后交给老师批(每位学生的作文都是当堂面批的)。老师赞许地点头。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作文后进行下一步任务给鹿涂上他们喜欢的颜色,突然一个小男孩哭了,他说他不会写,Melita 走到他边上微笑着问他想要问圣诞老人什么问题,然后帮他一起查单词慢慢把作文完成好,那位小朋友最后笑了。最后那堂课在圣诞歌曲中结束。老师Melita在课堂上态度和蔼,使学生充满信心。整堂课“教”的痕迹很轻,活动的味道很浓,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出国培训,让我全方位感受了英语氛围,实地了解了澳洲文化和风俗习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言素养,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底蕴,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杨静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