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走 进 俄 罗 斯

--------莫 斯 科 见 闻

发布时间:2010/04/06

    莫斯科夏季的黎明来得很早,然而我们的生理钟还停留在北京时间,好像没睡几小时就醒来了。早餐后,我们去参观走进俄罗斯后最想去的地方,那就是莫斯科的中心-----红场。


    当我们乘车来到红场南面时,已经临近莫斯科的中午时间。不多会儿,我们就听见克里姆林宫城楼上的钟声响起,那动听悠扬的克里姆林宫钟声,久久回荡在红场上蔚蓝的天空,仿佛在欢迎从东方来的中国客人。

   
    “红场”一词来源于古俄语的“红色”与“美丽”的词汇。红场曾经是“火”与“血”的广场。莫斯科城始建于16世纪初,在17世纪时莫斯科的大部分建筑还是木质结构,经常发生自然火灾,还经常受到外来敌人的侵略;另外当时的沙皇还把此地作为颁布告示和屠杀犯人的地方,所以这个广场名称就从“火”和“血”的意义延伸而来,由此称为“红场”。


    红场与天安门广场的格局不同。天安门广场的格局是以天安门为中轴,东西长安街从天安门前经过。红场的格局则是以克里姆林宫围墙的由北向南走向为轴,举行重大的游行都是从北面入到南面出。红场的大小面积只是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但是红场周围的建筑十分美丽而悠久。


    红场的西面是克里姆林宫、列宁墓、第一公墓(地处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外),北面是无名烈士墓、亚历山大花园、圣母教堂、 国家历史博物馆、朱可夫塑像;东面是莫斯科最大的古姆百货商店,南面是瓦西里斜坡、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断头台,再往南面就是莫斯科河。


    以前我们许多次从广播里听到,现在我们许多次从电视中看到,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盛大的群众聚会和阅兵仪式。据资料统计从1918年到1990年,红场共举行了120次盛大的游行和阅兵。最著名的是一次在1941年11月7日,适值德国法西斯侵略前苏联,在纪念十月革命24年的日子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成千上万的苏联军队随后就从红场开赴前线,为保卫世界和平献出了青春和热血,他们中的许许多多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过红场。还有一次盛大的聚会是在1945年的6月24日,前苏联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而举行的祖国胜利日。1991年前苏联莫斯科第一书记叶利钦领导的反苏联的群众聚会也是在红场进行的,由此导致前苏联的瓦解和解体。在前苏联解体后的2000年以后,也举行了几次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因此,红场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是“火”与“血”的见证。来到红场,可以让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心情振奋,思绪万千。当我们从南向北走过红场,看到和拍下红场周围的不同历史时代的美丽建筑,仿佛带领我们走进了俄罗斯的历史,翻开了俄罗斯那“火”与“血”的历史。


    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参观红场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谒列宁陵墓,瞻仰列宁的遗容,就像中国人民第一次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观时,最想拜谒毛主席纪念堂一样。当我们走到红场北面排队等候拜谒列宁墓的时候,发现长长的队伍中,有来自各国的人民,除了俄罗斯的人民外,最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正因为这样,维持参观秩序的俄罗斯女警察,操着学会的生硬的中国话说:“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此时,我用俄语称赞她说“你的中国话说的好!”,她还客气地回答说“马马虎虎。”


    参观列宁陵墓不允许携带相机、摄像机等,可以背个小包,要保持安静。进入列宁墓后要再走到地下一层,在俄罗斯两名卫兵守卫的水晶棺中,列宁的遗容清晰而安详。列宁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辛比尔克市,1924年1月21日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八十多年过去了,列宁的遗体还保存的十分完好,表明了俄罗斯人民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尊敬、爱戴和信仰。


    走出列宁墓,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是前苏联第一公墓,那里安葬着十二位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他们代表了前苏联的不同时代。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以及1990年后担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去世后,被安葬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圣女公墓。


    走出列宁陵墓,再来到夏日炎炎的红场,我想起了列宁说过的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想,人类的社会历史在不断发展,人类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也不会有明天,人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俄罗斯人民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潘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