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标与“铁流千里”队员合影 |
日前,在中国首善陈光标先生的无私资助下,来自江苏泗洪县淮北中学的17名高一学生和3位老师组成的“第三届标哥的铁流千里”考察队,于7月15日从江苏泗洪出发,历经36天的徒步跋涉,跨越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五省,行程3200多华里,于8月19日抵达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韶山,沿途了解了各地的人文地理,也宣传了陈光标先生无私助人的慈善精神。本次活动受到沿途广大干群一致好评和大力支持,所经省、市、县的多家电台、报纸等媒体给予广泛关注和报道。所经之地群众争相传颂他们的事迹。
陈光标先生对此活动十分关注,不仅给予经费支持,还在孩子们出发前给他们进行了动员;考察队抵达韶山圆满完成考察任务后,陈光标又专门把他们接到南京举行庆功会。在南京黄埔防灾减灾培训中心,陈光标饶有兴趣地亲自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技能的培训课,同学们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表示这是此行的又一个重要收获。陈光标还高度赞扬了孩子们的吃苦精神,表示在少年时学会吃苦、学会吃亏,能够为人生打下很好的基础。他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并表示将会从光标榜样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给他们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即对优秀的学生给予支持直至他们完成深造;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予以资助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据悉,此次社会考察活动,是淮北中学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发出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在该校2007年成功举办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穿越苏豫皖三省;2008年为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横跨六省,徒步到延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的第三届铁流千里考察活动,意在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亲近祖国、感受生活,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同时也是对“标哥”慈善精神的一次流动宣传。据该队领队陈经山老师介绍:“通过徒行走接受红色教育的的方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创新和务实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有助于走进红色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道德品质。”
“铁流千里”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在炎炎夏日徒步,但在淮北中学老师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安排和管理下,既保证了队员的安全,又使每一个队员在艰苦卓绝的磨练中健康成长。铁流千里社会实践活动考察队作为一个团队,对每个队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有的队员负责安全、有的队员负责饮食安全、有的队员负责行程安排、有的负责行程记录等,使每一位队员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并体验到为队友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据悉,在这次活动之前,不少队员还没走出过泗洪,而他们此次活动跨过宽阔的淮河、气势磅礴的长江,翻过秀奇天柱山、世界文化遗产庐山、连绵起伏的革命山井冈山和和毛主席故里韶山,切身体验到如此多娇的祖国河山,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这样的实践活动让队员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
“铁流千里”的小队员说,当他们来到陌生的城市,到很多地方都需要问路,很多好心人一听说他们是暑期徒步千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群中学生,总是热心地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指路。最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是在井冈山遇到的一饭店老板,不但免费为队员们提供住宿的地方,而且还带领大家游玩了井冈山夜景,第二天一大早为队员们准备好早饭,最后还将队伍送到下山路口,才与队员们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提起这件事,队员们仍心头热乎乎的。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无疑将积极地影响他们的一生。
陈经山老师介绍说:“我们的队员大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平时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我们爬行过,在雨天泥泞的道路上我们行走过,在骄阳的炙烤我们穿行过。铁流千里活动中很多队员脚多处磨出水泡,在老师的关怀下,在队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因为遇到困难而退缩。我们的有些队员虽然流过泪,但拭去眼角的泪后,他们又露出灿烂的笑脸,顽强地完成铁考任务。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黝黑,可他们自信的走在人群中。铁流使他们的意志坚强,铁流使他们变得从容大度。我们用事实证明了90后的孩子同样是优秀的!”
铁流千里途中,以陈经山为主的随队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积极体验、认真学习、细心观察、用心感悟,为各科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沿途队员们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特征,经济生活状况等。全队分三组,每组每天至少出版一份铁流快报,记录铁考途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共计出版铁流快报近200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
同时通过铁流千里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最重要的东西是队员间的真挚友谊。这种在互帮互助中建立起来的友谊,必将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