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人民日报》刊登罗志军文章

发布时间:2015/01/26

把“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鲜明地写在江苏发展的旗帜上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


罗志军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我省考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江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全省上下受到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并明确要求江苏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为江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在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并专门召开省委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作出全面部署。目前,正由省委常委、副省长牵头,围绕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分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举措,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讲话丰富内涵,把讲话精神作为江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以领航中国的大胸怀、大气魄和大智慧,以崭新的理念和不凡作为,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展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布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总书记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江苏的新要求新期望,深刻领会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以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


牢牢把握“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发展信心。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在扎实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同时也指出,“目前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上”。我们要切实增强不辱使命的发展信心,继续把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全省特别是苏北、苏中地区的主要任务,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苏南有条件的地方积极进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探索,努力做出新的创业史。

 

牢牢把握“建设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切实增强谱写新篇的历史责任。总书记科学判断江苏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最新定位,为江苏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这是中国梦在江苏的具体体现,是江苏人民的共同向往,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上下的发展热情和创造热情。我们要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事业新的起跑线,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牢牢把握“五个迈上新台阶”的重点任务,切实增强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作出了“五个迈上新台阶”的明确指示,是对我们的有力鞭策。对照总书记的最新要求,江苏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和短板。我们要围绕总书记提出的重点任务,既用好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和放大优势,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拉长和补齐短板,更有针对性地抓重点、攻难点,努力向更高水平和层次攀登。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总体框架,切实增强“协调推进”的理性自觉。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将“四个全面”并列提出,标志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江苏是总书记这个新思想的最先提出地,要成为率先践行者。我们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扣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个轮子一起转,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根本保证,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江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牢牢把握“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谆谆嘱托,切实增强先行先试的担当意识。总书记指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嘱托江苏先行探索并寄予殷切希望。我们要紧紧围绕总书记交给江苏的时代命题,以强烈的担当意识,改革创新再加力,创新探索不停步,把总书记的嘱托付诸实际行动,创造实践成果。


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总要求,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也是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我们积极引导全省上下从江苏走过的发展历程、所处的历史方位来认识“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率先”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来对标;从面临的时代背景、群众的期盼愿望来把握“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不断提升工作追求。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江苏”的四句话定位言简意赅,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理解:经济强,应该是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为标志,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干部分,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市场主体充满旺盛活力,整个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百姓富,应该是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环境美,应该是有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努力实现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江苏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让诗画美景展现在江苏大地,让江苏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家园。社会文明程度高,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得到保障,遵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为风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梦江苏篇章的生动描绘,使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形象可感、深入人心。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推进“两个率先”,要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鲜明地写在江苏发展的旗帜上,使之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成为江苏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


    贯彻好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总要求、总命题、总纲领,需要与时俱进地审视我省工作的目标取向、理念思路、部署举措。我们要认真对照“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内涵要求,深化研究、查找差距、明确方向,提升目标追求,深化工作部署,拓展思路举措,探索发展新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清醒理性务实地抓工作干事业,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围绕总书记提出的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江苏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五个迈上新台阶”的要求,指向非常明确,涵盖面很广,针对性很强。我们要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推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各项工作创造特色。


    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关键,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打好经济发展这场硬仗”的要求,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快实现动力结构转换,探寻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的现实路径。积极发现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用好创新型省份试点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抓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