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9/24
风雨同舟 共创未来
——在江苏省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罗志军
(2014年9月23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天,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协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我省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政协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在新起点上开创全省政协事业新局面,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首先,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向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正式成立。65年来,人民政协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业绩。全省各级政协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紧紧围绕中心,认真履行职能,发挥自身优势,在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各级政协始终坚持加强团结、增进共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激发人民群众共创伟业凝聚了力量、构筑了牢固基础。
——各级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政协工作置于全省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努力使各项履职活动契合中心任务和党委政府决策需要。江苏改革的每一次深入推进,发展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城乡面貌的每一次深刻变化,都饱含着全省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勤劳动、聪明才智和无私奉献。
——各级政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情牵民生,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在反映社情民意、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级政协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认真履职,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变化,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奋进,持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全省政协工作呈现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
6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政协这一中国特色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造,既顺应世界民主发展潮流,又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程,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65年的实践也深刻启示我们:推进政协事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只有将团结和民主贯穿于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以坚强的团结保证广泛的民主,以广泛的民主促进坚强的团结,才能最大限度汇聚一切积极因素;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推进工作,人民政协的命运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只有把政协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才能推动人民政协不断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改革是强大动力,创新是活力源泉,只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才能永葆人民政协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人民政协作出的重大贡献,深刻阐述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工作要求,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要深刻理解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必须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深刻理解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必须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凡是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都要与群众广泛商量,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顺乎民意、合乎实际。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当前,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尤其需要集思广益、汇集众智,尤其需要上下一心、协同攻坚。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提高履职能力现代化水平,勇担重任、奋发作为,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坚信,过去,人民政协事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新的征程中,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各级政协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伟业上来。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减少阻力、增添助力、形成合力。
二、积极投身江苏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库和智囊团,有条件也有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聚焦深化改革出良计。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是当前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特别是明确了江苏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的改革重点。各级政协要围绕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要正确对待改革涉及的利益调整,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同时注重反映社情民意,做好解疑释惑、协调关系的工作,引导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聚焦转型发展谋新招。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省经济也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适应新常态,不仅要有新心态、新思路,更要有新作为、新变化。广大政协委员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多想转型升级之事,多谋创新发展之计,围绕如何在稳增长中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如何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