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6/10
785万元的现金、2300顶帐篷、23000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陈光标爱洒巴蜀大地。
从5月12日直奔灾区,20个日日夜夜不眠不休,惟一的一次离开是为了到北京捐款;
从都江堰到北川到汶川,无数个救灾点奔波不息,陈光标和他的救援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128条鲜活的生命。
他的救灾义举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赏: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
他的无垠大爱博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你是中国企业家道德的标杆,你是人民心中的真心英雄!
是什么使你有如此举动?是什么使你大爱无垠?面对媒体和人们的追问,陈光标从容而淡定:我所有的财富都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当人民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回报给人民。我惟一的遗憾是没有第二次生命可以贡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
千里驰援
在瓦砾中搜寻幸存者,与死神争夺生命,冒着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疏通道路……“中国首善”陈光标,用罕见的执着与坚韧,诠释了中国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大义。彰显了一位铮铮男儿的赤子之心。
5月12日下午2点半,陈光标正在武汉开会,下午3点左右,四川的一位好朋友打电话告诉陈光标,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了,北川、德阳、汶川等地大量房屋倒塌。陈光标闻讯立即将董事会变成了救灾研讨会。陈光标在会上说:时间紧迫,任务重,各位同事,四川这次大地震,我们公司能做什么呢?有人说:“还不就是捐款呗,除了号召全公司员工捐款,还能做什么?”。陈光标回答说:我们公司这些年一直从事房屋、电厂、厂房等拆除工作,可以说,对房屋的结构、倒塌的房屋清除等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的拆迁队一定能派上用场。陈光标还苦心地说服同事:1976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说了唐山大地震。这次汶川大地震正好发生在下午2点半钟,那时学校都在上课,肯定会有很多人伤亡。大家将心比心,救援一刻也不能耽误!
也正巧,12号,江苏、安徽合肥有共60部工程机械正准备分别前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进行拆迁工作。陈光标立即作出决定,将这60台工程机械派发到四川救灾现场。同时,将原有机械人员调整三分之一下来,将能吃苦、熟练的优秀员工配备上去。每台工程机械配备2名操作手。共计120人火速赶往四川救人。
为了路上的通行畅通,方便工程机械顺利到达。陈光标还要求所有的救援人员都必须穿着迷彩服,带上中国红十字会标牌。并且在每辆车上印上抗震救灾专用车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标志。
出发之时,陈光标对救援人员提出了5点要求:
一、人可以休息,但机械不能休息。
二、当地政府部门一定很忙,在灾区救援过程中要主动承担救援任务,迅速打通道路,好让后来的救援人员可以顺利到达救灾现场。
三、要保持有序、有效、科学地组织救援。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四、这次路途艰难,大家一定要发挥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不怕危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五、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一份力量,就要做十倍的努力。争分夺秒做好救援工作,不要给当地政府添麻烦。
13号下午3点,陈光标到达四川成都,佩带了以前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活动时,中国红十字会颁发的胸牌和袖章。在四川省公安厅门口购买了对讲机、扩音器等,主要是为了进入每个灾区方便。
而用于救援的60部工程机械,12日下午5点左右出发, 14日下午3点,也全部到达四川灾区。工程机械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吊机等。这些机械被分布在:都江堰11台,什邡7台,德阳和绵竹16台,北川13台,安县5台,映秀镇8台。
陈光标13日下午到达都江堰,一路上,常常看到成群的老百姓撤离受灾地区,陈光标每次遇到他们便下车给他们发放救助金。不一会儿,就发出去十几万。因为他想让灾民能及时购买到吃的、喝的,这时,他们什么也没有了。捐到基金会等组织的钱,还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才能到灾民的手中。
陈光标到达都江堰后,去了聚源中学和中医院,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14日上午9点左右到达北川地区后,陈光标继续向北川中学前进。前往北川中学的道路,非常艰难,滚落的山石和泥石流等冲垮、淹没了道路。其中,7、8公里全部是走进去的,路上看到一些消防队员和武警官兵,除了手里拿把铁锹之外没有其他的重型设备。陈光标想,这次我们公司的重型机械应该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想到这儿,陈光标显得很着急,希望大型机械能早点开到每一个受灾现场,恨不得用直升飞机直接空运过来。
中午一点,到达北川中学的陈光标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废墟里,到处是头、手、脚露出来,其他的身躯都被压在废墟下面。面对惨景,陈光标不顾生命安危仅带了两个随从人员和一部千斤顶开展救援。千斤顶果然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千斤顶翘起楼板,再用一块块砖头将楼板垫起来,就这样,陈光标救出了6个孩子。
14日晚6点,陈光标前往北川老城。路上山体滑坡,将路堵得水泄不通,短短3公里的路程,陈光标走了4个小时,行走非常艰难。
晚上10点左右到达北川老城。在救援现场,陈光标用扩音器向废墟中被困的人喊话:你们不要说话,保持体力,也不要睡着了,全国都知道这里发生了灾难,救援人员马上就到。陈光标不停地用扩音器向他们喊话,鼓励他们要坚强、要坚持。
此时,已是15日凌晨3点,陈光标想回到北川中学“搬救兵”,可是,已经不知道方向。北川老城,地处山坳里,四面都是山,也不知道哪里是出口,这时,陈光标已经体力不支,又困、又渴、又饿。到了早上6点,天刚亮的时候,看到山上有一大块广告牌,陈光标高兴的对两位随行人员说,我们就以广告牌为目标前进。大约爬了两个多小时,实在是太累,便在山上睡了两个小时。出来后,将老城情况向当地政府和武警官兵作了反映。
而赶到现场的机械,向老城重新开辟了一条道路。尽管救援条件异常艰难,但是,陈光标一刻也没有停留。14、15日,在北川救灾。16日,去了德阳、绵竹和东方汽轮机厂。17日,到了汶川的映秀镇……陈光标一方面亲手救人,一方面指挥工程机械、疏导交通。他成了救灾现场最繁忙的人!
冒险开路
在地震发生后36个小时至47个小时的时间段里,陈光标组织的抢险突击队分批抵达四川,成为首支抵达地震灾区的民间机械化救灾队伍。
在通往北川的盘山公路上,一边是乱石纷纷滚落的山体,一边是40多米高的悬崖,悬崖下是波涛滚滚的岷江。路面堆满了巨大山石,有的巨石比一间房屋还大,推土机推不动,陈光标就爬上一边的巨石,指挥炮头机用铁臂把石头砸小、推开。持续不断的余震、雨水,造成阵阵泥石流,生命危险近在咫尺。一次,推土机刚把巨石推下悬崖,路基就发生大块垮塌,垮塌点就在陈光标两米开外。
“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提前一分钟打通北川道路,就能多救出一个生命!”陈光标不时的鼓励他带去的救援人员。道路一次次被打通、掩埋、再打通。在映秀镇赶往汶川的路上。情况很不好,左边是大山,右边是悬崖,围山公路出现较大的裂缝,山洞全部变形。道路推进非常困难,不时有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发生。19日上午,正在媒体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突然听见几声巨响和一片嘈杂声,陈光标说:“不好,又有两辆救援车辆被山上的巨石砸中,滚落悬崖下了。路上还有几百辆车被堵,没时间接受采访了,我要救人!”随后挂断了电话。
一次,在陈光标一行赶往德阳看望学生的路上,遇到了一段桥面垮塌的道路,湍急的河流阻住了他们的去路,一车人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陈光标主动下车,“我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