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学,救援现场。
“这边还有人!”忙碌的现场,每次惊呼都会让人早已收紧的神经再度加压,“快!”大家迅速围拢过来,“吊车,担架,准备!”陈光标手里拿着喇叭,指挥现场的救援战士和自己的员工迅速分工,可是,断裂的楼板杂乱交错,压到了课桌,课桌下就是孩子的肢体,“等一下!”通过多年的拆迁经验,陈光标发现如果简单吊走最上面的一块楼板,下面的楼板和钢筋混凝土很容易就会继续坍塌,会重重地压到下面的孩子身上。他赶紧摆手,仰头命令吊车上的操作工先把最上面的一块楼板稳住,接着指挥救援战士抽掉下面另一块松动的楼板……
他的队伍还特地带来了一些一两个平方米左右的小木板,专门用来在楼板下面接灰尘。“因为吊起楼板时,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而孩子们大多数是头朝上的,一旦这些灰尘冲进孩子们的气管,他们很容易会窒息或被呛死……”
这一刻,我们读懂了:爱不仅是细心和专业,更是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
成功了!三个抱在一起的孩子出现在大家面前。然而,没有丝毫的喜悦,凝重写满每个人的脸:孩子们的尸体已经扭曲变形,脸部青紫……默默地,陈光标从废墟中捡起几本课本,轻轻地挨个盖到孩子们的脸上……这样的举动,他在救援中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
他说,让他最难忘的是北川中学的雍婷婷。当他把雍婷婷从废墟中背出来的时候,雍婷婷抓住他不松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叔叔,救救我!”陈光标告诉她,叔叔就是来救她的,一会儿就有医生来。“雍婷婷听话地松开了手。”陈光标又去救下一位幸存者,“可一会儿,她就没气了!”这个勇敢的硬汉子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
他亲自从废墟中背出200多具遇难者遗体。后来,有记者问他可曾感到害怕,他说,“怎么会呢,那都是一些孩子啊,都是一些跟我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啊。”
15日,陈光标又抱出一个15岁的男孩,他是陈光标持续不断的拿着大喇叭在废墟堆上喊的时候发现的。嗓子喊哑了,终于听到在废墟下面微弱的回应声。陈光标激动地喊来大吊车。为了不让钢板从吊车上滑落,砸伤孩子,细心的陈光标和同事们在钢板上打了眼,然后再将钢丝穿过去,这样直接吊钢丝就可以了。钢板终于被吊到了空中,一个15岁的男孩的脑袋露了出来。男孩脸色煞白,已经不能说话。陈光标赶紧上前慢慢地把他抱上来。男孩吃力地睁开眼睛,看了陈光标一眼。这一眼,陈光标又哭了。
惨烈的救援现场,让陈光标心痛不已。他和他的救援队,奔波于一个又一个废墟,他们在每一个缝隙上听,在每一个缝隙上喊,希望多救几个人。没有生命探测仪,就用喇叭喊,问有没有人。喊完后,陈光标会立即趴下,去听有没有回应。如果有,他会不顾余震的不时发生,自己顺着声音的地方去寻找。然后钻进废墟,向里面的生命伸出希望之手。此刻的陈光标无比狼狈,满身的尘土,衣服全是褶皱,脸上是汗水和泪水爬过的痕迹……;此刻他又无比高大,曹磊、杨丽萍、尚翠兰,一个个残存的生命蓓蕾因为他又有了新绿的希望。后来,他告诉我们,一个月来他共挽救了14个鲜活的生命,甚至在6月12日还跳到臭水沟里救了两名因混凝土车翻车跌落救援人员。(未完待续)
沈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