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致力为公 智力扶贫

——致公党与健华图书馆

作者:钮永梁 发布时间:2015/09/07


2004年11月15日,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牵线,由美国加州华人社团捐资共建的沂北乡健华图书馆开馆。1.jpg

图为作者钮永梁(右三)2004年11月出席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乡健华图书馆开馆仪式。

1998年3月,我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朋友,其中有中国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任委员夏勇教授。夏教授时任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在改革开放之初曾作为访问学者远赴美国加州大学进修。他在加州大学进修期间认识了许多美籍华裔教授,其中有许多还是台湾移居美国的华人,他们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强盛,人民幸福,一心想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这些爱国人士于1989年11月以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华裔教授为主体成立了一个公益社团——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健华社(以下简称“健华社”)。顾名思义,健华就是强健我中华!

健华社成立以后,立即在加州美籍华人中发起一项创意,即在中国相对贫困的农村捐资建立公共图书馆,这种图书馆可以弥补贫困地区由于政府缺乏资金而文化设施不足,以便给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可以免费看书,培养阅读习惯,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场所。主要发起人有左四藏、林同坡、周广南、夏淑芬等教授,夏勇教授在加州大学进修期间以他的好人品和热心公益事业成为健华社可以信赖的朋友参与了前期的筹划。他们一开始就制定了关于申请乡村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条件:一是图书馆建立在经济相对贫困的农村,迫切需要资金上资助;二是当地乡、镇政府对建立公共图书馆有较高积极性,并能提供相应的场所和必要设施,并能安排一至两名专职图书管理人员;三是当地群众有提高文化水平的迫切需求,自身有一定文化素养;四是交通相对便利,图书馆取名健华图书馆。夏教授介绍了情况后引起了许多同志的兴趣,我们先阅读了健华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并向夏教授提出了书面申请。2002年夏教授利用中国致公党中央全会在北京召开的机会,与全国各地致公党同仁共商各地健华图书馆的筹建工作,只要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争取利用加州健华社的捐助资金,共建乡村公共图书馆。

从北京回来后,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经商讨决心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我市乡镇图书馆牵线搭桥。我们连云港市应该说具备健华社提出的各方面条件:苏北农村属于相对贫困地区,迫切需要资金上的资助以提升现有乡镇图书馆水平,而我市乡镇一般都有公共图书馆,有场所,有管理人员,这也是符合健华社条件,加上连云港人民群众中文盲极少,至少也有初中文化水平,有阅读能力、群众致富心切,需要科技方面的知识来脱贫,于是我们发动机关人员,致公党原副主委张钦龄六十多岁了,也热情高涨地加入这一活动,还邀请了市图书馆的罗文文馆长一起走访了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周边十二个乡镇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接触了各县文化局图书馆的领导,以及乡、镇负责文化事业的基层干部,把印好的资料发放给他们,听取他们对与美国加州健华社共建乡村图书馆的想法和意见,并要求他们按健华社提出的条件逐项提出书面承诺,尽快将书面申请报给我们,以便我们筛选条件较合适的乡镇首先开展共建工作。

各乡镇领导也十分重视,我们很快收到12份申请材料,经过再三考虑,我们先将灌云县沂北乡和赣榆县海头镇两个现有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共建单位上报给美国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附上我们调研的资料,以及这两个乡镇政府的申请书、承诺书。大约3个月左右,2003年初,我接到了健华社回复,同意先在我市灌云县沂北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健华图书馆,我也作为健华社连云港市的联络代表,负责办馆具体运作。健华社负责连续四年,每年1000美元资助该图书馆。我们将此消息先通报了灌云县文化局、沂北乡政府及沂北乡图书馆管理员马品波。2004年10月,来自美国的第一笔1000美元资金汇到连云港,我们立即紧锣密鼓地开展了前期工作,制作了健华图书馆的牌匾,选定了开馆日期,为沂北乡图书馆制定了购书方案,其中健华社有严格的资金使用规定,购置的科技书籍应占所有书籍的70%以上。等这些事情一一落实以后,我们通知了健华社中方总代表夏勇,他受健华社委托,专程从浙江杭州赶来连云港参加沂北乡图书馆的开馆仪式,并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培训。沂北乡领导表示一定要严格按照健华社要求,对图书馆也相应提供人员、资金的资助,让乡镇广大农户受益。健华社也要求我每年都要到图书馆检查工作,了解开馆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协助图书馆走上正规的办馆道路。

2004年10月15日,灌云沂北乡健华图书馆成立,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灌云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馆活动。这是1990年第一所健华图书馆开馆以来的第54所,也是我市第一所。

2005年10月,赣榆县海头镇健华图书馆也获批准,是第64所。这次海头镇图书馆一共可获得5000美元的资助,资金来源也十分明确,由美籍华人邹盛椿先生捐资,故健华社要求牌匾为“邹盛椿健华图书馆”。邹先生早年赴美谋生,他出身贫寒,从小没有机会读书,所以希望祖国富强,人人有书读。老人家年已八旬,自称:平庸老叟,喜爱交友,愿与各方兴趣相投者共同学习、探讨。就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老人出资5000美元资助国内一个贫困地区乡镇图书馆,实在让人感动!后来我们得知,老人之后又在贵州贵定县遵义县的铁广乡、新巴镇、龙塔镇、喇叭镇、三渡镇等地捐资建新的健华图书馆,这拳拳报国之心让人钦佩!

海头镇健华图书馆,健华社第一次汇来2000美元,其中1000美元指定我们为该馆配两台电脑,以供农民学习上网查找科技资料。当时我们立即与乡镇联系,和当地电信部门商定免费为该图书馆提供宽带接入,当时,正赶上江苏省政府也要求宽带进农村,电信部门立即优先为该图书馆提供了安装服务,到开馆时两台电脑也送到该图书馆。夏勇第二次来我市出席了开馆仪式。因为夏教授原先是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帮我们联系了一位图书供应商,以两折左右的价格为我们定购了一批书籍,加快了乡镇图书馆的书籍更新。

在创办这两个图书馆中,我深深地感到,健华社办事的严谨和制度设定中的精细完善。比如,健华社汇来的资金,虽然是汇给我这个联络代表的,但是我要立即将钱款交付乡镇图书馆所在县文化馆的一位馆长保管,由他来监督图书馆使用,由我再每年考核该县文化馆捐助资金使用情况,包括使用分类,多少钱用于购买科技类书籍,多少用于文艺类书籍,多少用于购买报纸杂志等,避免了资金浪费和挪作他用。所以,我们感到好的制度会使人认真负责的做好工作,而不健全的制度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辜负了捐助人的爱国之心!向健华社学习,我们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同志,都是义工。健华社派来检查工作的代表非常认同我们的做法,他们甚至反过来自掏腰包请我们吃工作餐。

据了解,健华社在美国共联系了七百多华裔成员捐资40多万美金,从1990年创立健华图书馆开始,已在中国大陆19个省市自治区与当地政府共建健华图书馆92所,服务人口达到200多万,这项文化扶贫,强健中华的活动在中国农村地区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现在,我市两个健华图书馆办的越来越好,由于乡镇经济发展,图书馆已经比较规范,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从两馆的负责人处了解到图书馆为广大农民提供阅览84600人次,借阅15300人次,上网查询26592人次,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如今,这项由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牵线搭桥、美国加州华人社团捐助9000美元分别在我市灌云县沂北乡、赣榆县海头镇两个健华图书馆捐资共建活动已圆满结束,但图书馆的服务和作用不会结束,愿这两个健华图书馆为广大农民智力扶贫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