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致公党无锡市委在民主协商会上建议 从校园足球文化入手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

作者:致宣 发布时间:2016/01/25

 1月19日,中共无锡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就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德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领导曹锡荣、华博雅、孙志亮、章一中、张丽霞参加会议。致公党无锡市委主委高慧在会上就“从校园足球文化入手培育青少年人文素养”献言建策。

足球改革已纳入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大格局,值得关注的是,推进足球改革,追求的不仅是足球业绩,还有足球之外的精神诉求。正在全国各地开始抓起的“足球进校园”,不仅仅将足球停留于竞技层面,更是从培养下一代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以足球运动为校园文化新载体,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致公党无锡市委以此为切入点,历时三个月进行了 “足球进校园”的专项调研,先后与我市体育、教育、卫生局等职能部门及20多所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实地考察了部分小学、初高中及专职院校,并赴率先开展足球进校园试点城市--郑州、贵阳,深入调研当前“足球进校园”面临的学校体育运动的现状和问题。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校园体育尤其是足球运动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短板”,主要存在着体育运动在学校不受重视,校园足球师资力量薄弱;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受限制,足球运动经费缺口大;体育运动安全保障不到位,校医存在大量缺口等思想意识、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困难和问题。

“青少年从小熏陶在校园足球的运动和文化氛围中,体教结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儿童团队协作、遵守规则、耐挫能力等社会人的素质,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校园体育文化乃至城市体育文化的形成。”高慧提出,学生体育运动的教学中应重视校园足球的投入机制、师资体系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和健全。她建议,应顶层设计“校园足球”师资体系,制订足球在学校普及的基本标准和规则,建立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制,配齐配足各校专职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尝试推出打破编制、学历等瓶颈的“绿色通道”将高水平教练员、足球退役运动员甚至优秀的外籍教练引进足球教师队伍,推进足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将足球运动从运动处方模式变成日常模式;不断完善“校园足球”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投入经费,可以从教育经费、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方面安排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多元化推进体育设施尤其足球场地建设,把校园足球场地列入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学校和学生开放,通过政府买单模式将公共资源甚至绿地改成足球场等,推进足球场地建设与拓展;重视强化“校园足球”安全管理,校医队伍建设应纳入市区统一招聘范围,形成独立专门的资格论证体系,推动基层社区卫生协管员进学校落到实处,由政府机构进行购买服务推进“托管医生”、退休医生进校园,实施专兼职给合;同时完善足球运动安全保障机制,建议推出体质健康报告制度,聘请专门律师给予学校法律援助,建立健全学生校园足球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模糊责任主体,应像汽车保险一样重在赔偿等等,推进足球运动健康开展。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围绕“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从十个方面提出了43条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市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王国中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要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总目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动文化建设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突出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普惠性、竞争力和创新力,用活政策,补齐短板,立足自身优势,打特色牌,切实使我市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陈德荣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党外人士细致调研,深入一线走访并赴外地考察,经过深思熟虑结合无锡文化建设特点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建议有深度、有见解,有操作性。市委、政府职能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切实抓好党外人士对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及时反馈建议的办理情况。他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继续关心和关注文化建设目标进展情况,监督检查,为我市文化强市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QQ图片201601201537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