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寄情翰墨四十载

作者:王艳 发布时间:2017/03/14

陈迅,1962年生于江苏铜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致公书画院副院长,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连云港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致公党连云港市委副主委。

 陈_副本.jpg


在生活上,陈迅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这点最早可追溯到童年与小伙伴用泥巴、木头制作手枪、红缨枪,别人只要做得像样子就行,他却总想着做得更精致些,更美观些。

在书法道路上,他经历着从“吃苦”到“享受”,乃至成为自觉追求的心理路程。纵观他的作品,圆转自然的笔势,疏朗有致、古朴淡雅的意境蕴含他对人生的最本质的参悟。 

陈迅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等多个头衔,目前是中国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一路走来,40载翰墨人生恰如他的书法艺术,笔势朴实平淡但线条流畅圆转。

陈迅真正接触书法是10岁那年。1972年,他随母亲从老家徐州铜山来到我市,与在海师工作的父亲陈凤桐会合。极为擅长书道的父亲认为,“写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揣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逼”着他练字。正是贪玩的年龄,陈迅却不得不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一板一眼地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字帖。

 “练字是极其枯燥的,完全没有愉快的感觉,尤其对我这样好动、贪玩的人来说,每天还要完成父亲布置的作业,更是倍感痛苦。”回忆那段时光,陈迅坦言自己是被父亲打出来的,有时一不小心贪玩未能完成作业,或是完成的质量不高,肯定是要受到皮肉之苦的。为了减少这皮肉之苦,他就尽可能写得好一些,以获得父亲难得的一两句表扬。如此这样几年下来,他的字还真长进了许多,成为同龄孩子中佼佼者。 

当时,家里条件很艰苦,陈迅练字用的是旧报纸,写完后让父亲批改,再订成一本本。海师文化氛围浓厚,家中常有周庚如、来俊华等聚会聊天,陈迅一旁听着,感受着他们的文化气质;12岁那年,他写的一副对联在市宣传橱窗展出,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春节回老家过年,也随身带着书写工具,给村里的叔叔伯伯写春联。这些40多年前的往事,陈迅如今回忆起来仍觉得温馨美好,点滴经历鼓励自己在书法道路上不断前行。

与尉天池先生结缘,让陈迅对书法艺术追求更加自觉。陈迅21岁那年,在南师大进修的父亲将他的作品带给名书家尉天池教授批阅。这些作业中,有尉教授亲笔所作的圈圈点点,以及间隙中长短不一的批语,大至整体气韵,小到一笔一划,没有一处败笔能够逃过他那双敏锐的眼睛。有时尉教授的批语远远超过学生作业的字数,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就这样陈迅在他的指导下,从正楷又转入临摹行书《圣教序》、隶书《石门颂》等多种经典碑帖,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广收博取,熔古铸今

随着陈迅渐渐进入青年书法家行列,早年的训练让他养成了坚毅的自控能力和强烈的事业心,无论多忙多累每天依然练字不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市几位青年书法家脱颖而出,在全国各地官方和民间的书法大赛上屡屡得手,金奖银奖滚滚而来。陈迅便是这批所谓“得奖专业户”当中的主将之一。

在市少年之家(现市少年宫前身)教书法时,陈迅结识了年长自己7岁的张耀山,“我们是对面桌,他不仅写得好,悟性也高,对书法极为执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个人走到一起,一起看书、临帖,私下里形影不离,陈迅感慨说,“如同一位兄长带着自己玩一个游戏,不断切磋、交流,共同进步”。

这段友情持续至今,甚至受张耀山影响,陈迅开始研习章草和行书。在书法上,陈迅颇为随性,不关心所临的是哪家哪派,只知道写好所喜欢的碑帖。有一段时间,他看到安徽一位书法家的《郑文公碑》写得不错,就开始临摹魏碑;有段时间,又对褚遂良的楷书入了迷。

 在连云港师专教书期间,陈迅更加注重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最为自豪的是,他曾跟学校申请了两间教室作书法兴趣小组的活动室,里面布置得极具书法氛围,四周墙上挂满历代名家碑帖,桌子铺上毛毡,摆好砚台、笔墨,让学生一进去就愿意沉下心来写字。当时很多学生极具书法天赋,打下了良好的书法基础并坚持不懈,目前已是书坛的佼佼者,汪能江就是其中一位。

书法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探索。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陈迅跟随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学习,更加感受到书法的深奥和游戏于其间的愉悦。在陈振濂教授“学院派”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他一遍遍地对古人碑帖的细心体悟和精确临摹,使得自己的手接近了复印机的水平。

所谓“学院派书法”,即注重主题内容、形式感觉和较强技术能力的统一。多年的临池,原本让陈迅觉得自己的技术很过硬,但进入美院后才知道自己对“技术”理解的片面,才知道自己手上功夫的不足,这一时期以后,他无论对书写技巧的把握还是对技术这一概念的认识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对风格迥异的经典文本的逼真临摹,对某种技术风格的刻画夸张,对钤印、作旧、拼贴等技术手段的成功驾驭和综合运用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典型者如《二王正统》:苍茫遒劲的大字背景下,居中的数行古帖的准确临摹和巧妙安排可谓擒纵自如,深沉的色泽对比、图章的匠心安排,都反映出作者高超的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这一切铺陈并非盲目,最后诉说的是作者对由技入道的思考,在这里,技术不仅没有成为影响作者书写性情的桎梏,支持着作者如意地表现着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全方位的氛围营造,作品还引导着读者进入书法史的时间隧道,尽情感受着本雅明们担心失去的艺术的“光晕”;主题性书写是“学院派书法”的精神旗帜,他意图改变长期以来书法对于文艺作品应有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道德教化的干预作用的漠视,以期达到书法作品可以陈述事件或者影响生活的社会功能。

 “中国书法讲究意境和感觉,而学院派创作在此基础上更追求内涵提升,对今后书法创作影响很大。”从中国美院回来后不久,陈迅就摘得了首届江苏省美术节书法类唯一一个金奖,我省书法名家云集,这个奖项来之不易。为了创作好这幅艺术作品,陈迅废寝忘食地磨蹭了好多天,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点画的笔势、使转要领、乃至大小章法的安排,认真地反复斟酌,大胆创新。正如他所说的,“艺术就是修行,变化有多少,张力多大,就意味着在艺术道路上能够走多远。”

陈迅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传统书写者,从对传统经典的孜孜追求,到对时下流行元素的理性取舍,无论是当年在学校教书还是如今在民主党派工作,他从没有放弃过对常态书写的积极探索,对书法大道的追求,确乎如此,从他早年的对于“章草”、“汉碑”、“晋人尺牍”苍茫、高古风格的领会,到如今对明清表现主义风格的留意,我们的确发现了陈先生的苦苦思量和不乏谨慎的追寻,这或许和他的理性和“学院派”经历有关,或许是因为他不为名利的自然书写所致。

在恪守书法艺术真谛的同时,陈迅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用真诚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以自己的艺术作品回馈社会。他坚持为百姓义务写春联,20多年来,每逢春节前夕,他都会走出书斋,走进社区、农村、市集为百姓义务送去春联,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很快乐。在中小学美术教师书法专业技能培训课上,也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给教师作名家作品赏析和书法创作的过程分析,并进行现场示范和点拨,开阔教师们的创作思路,激发创作激情,使教师们能够练好基本功,把所学技能技巧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好学生的书法创作。

艺无止境。谈起今后的创作,陈迅表示,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底蕴,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努力创作出更加适应当代审美需要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