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30
【人物简介】
张晓玲 徐州矿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康复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致公党泉山支部委员
江苏省徐州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脑血管病研究所疑难病会诊中心会诊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擅长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微创手术及癫痫治疗。
先后在《中国卒中》、《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沙漠中行走数日濒临绝望的人,忽然发现一处绿洲,激动狂奔……对于广大被癫痫病魔掌控的患者来说,先进的治疗技术无疑是拯救他们的“绿洲”。
在江苏省徐州市,有这样一个人,20多年来,她在癫痫治疗的道路上刻苦钻研、不断求索,用爱为癫痫病人打造生命的绿洲,她就是致公党党员、华润医疗集团徐州矿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晓玲。
儿童节的特殊“礼物”
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对睢宁县双沟镇纪弯村11岁女孩刘子艳来说意义非凡。从出生起就被癫痫牢牢“控制”的小子艳没有过过一个正常的儿童节。11年来,能正常度过每一天都成了这个可怜孩子的“奢求”。由于癫痫频繁发作,小子艳只上了一年学就只好辍学了。看着村里其他小伙伴背着书包上学校,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去上学。
去年的6月1日,徐州首届癫痫诊疗高峰论坛暨大型癫痫义诊在华润医疗集团徐州矿山医院成功举办。早前获知矿山医院将举行癫痫义诊消息的刘子艳家人,在义诊举办前和医院建立了联系。鉴于患儿家庭困难,5月31日,医院特地安排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赶赴子艳家中。
额头上的包,磕掉的门牙……小子艳的伤情还是触动了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小子艳的病情还在持续加重,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都有所减退。需要一系列详细的检查资料来确诊她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癫痫,再确定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将小子艳接到医院,张晓玲主任立即为她做了脑电图检查。通过仔细分析和精确定位,张晓玲找到了患儿大脑异常放电处,联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的专家,共同为孩子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刘子艳的病情被控制住了。通过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小子艳又重新背上了“久违”的书包,重返校园。
建设徐州癫痫治疗“第一品牌”
神经内科疾病覆盖面广、危害大,其中,尤以癫痫为代表。“癫痫的发病率在7‰左右,按这个数字计算,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癫痫患者达七八万人,可真正入院治疗的却远不到这个数字。”张晓玲如是说。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癫痫是“不治之症“,不知道通过正规治疗可以治愈或大大改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此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无力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
看着在疾病中饱受煎熬的人们,张晓玲心如刀绞。事实上,通过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癫痫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癫痫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甚至参加工作和学习。
然而,在2012年之前,徐州市却没有一个专业的癫痫治疗中心,癫痫的规范治疗标准也无从依据。很多癫痫患者走了很多“弯路”,效果甚微。这是因为,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癫痫治疗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的代表。张晓玲介绍,接待一个新的癫痫患者,仅仅问病史的时间不少于40分钟,给患者做完24小时脑电图后,至少要用2—3小时分析脑电图的状况,而且之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不停地定期随访、调整用药,这牵扯到医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无法坚持下去也就不奇怪了。
难,就不治了?这不是张晓玲的风格。这是个习惯“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人,一旦确立目标就永不回头的人。作为科主任的她将癫痫治疗确立为科室的发展方向,并朝着这个目标案首前进。
2012年8月,张晓玲迎来了科室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徐州矿山医院与全国著名神经医学专科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形成了全方位的学术、技术联合体,共同打造了技术全面、特色突出的“脑病中心”。
作为业务主干的张晓玲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对广大脑病患者而言,尤其是癫痫患者,不出徐州就可以得到国家级的医疗服务;对矿山医院神经内科的全体医生来说,尽快和国家级医院技术“接轨”,才能确保这辆“生命列车”平稳启程。
86岁高龄的沈鼎烈教授是癫痫治疗领域“泰斗”级的人物,也是张晓玲的“偶像”。“能和沈老一起共事,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张晓玲兴奋地说。张晓玲抓住一切可以跟沈教授学习的机会,从沈老身上汲取“营养”。
癫痫的治疗分为药物和手术两种手段,其中,手术切除引发癫痫的病变脑组织,是治疗顽固性癫痫最有效的手段。华润医疗集团徐州矿山医院“脑病中心”成立之前,我市的癫痫治疗大多停留在药物治疗方面,手术治疗的不多。这是因为,当病变脑组织与脑皮层的运动区和语言区等重要功能区相临近或相重叠时,若致痫灶切除不全,就无法根治癫痫症状而损伤功能区脑组织,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如何对患者的运动区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从而为手术创造条件,成为摆在张晓玲面前的头等难题。
精确定位,需要有好的仪器。为了支持科室发展,医院特地引进了128导视频脑电图。所谓128导脑电图,指可以同时记录128个通道信号的脑电图,意味着可以安装更多脑电图电极(超过100个),使脑电图可记录更多脑电活动信息,而普通脑电图仪最多仅为40导左右。这样一来,仅脑电图一项,张晓玲在癫痫病人身上花费的工作量就超出以往的3倍多。张晓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患者的脑电图报告,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沈鼎烈教授或三九脑科医院的相关专家请教,力争做到淮海经济区癫痫病灶精确定位“第一人”。
辛苦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去年11月22日,在神经内科的精确定位下,矿山医院麻醉科、神经外科成功实施苏北地区首例术中唤醒术。患者是一名38岁的女性,因左侧肢体麻木伴左侧口角抽搐求医,经多家医院诊断为癫痫。张晓玲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对其精确定位后,麻醉科医生控制麻醉剂量,使其在神经外科医生打开颅骨后清醒,按照手术医生的指令进行语言表达和肢体活动,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等脑部重要功能区的位置,在确保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对致病的机体组织进行了切除。术后至今,患者的癫痫再也未发作过。
如今,张晓玲带领的团队已能熟练应用128导视频脑电图,为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心付出 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患者
为了帮助更多的癫痫患者,尤其是癫痫患儿摆脱病魔,张晓玲一直默默付出着。学科建设、大型义诊、高峰论坛……每一项工作都凝结着张晓玲无私奉献的心血。
每周六,她跟随者徐州夜新闻栏目组来到社区,为百姓义诊。送医下乡活动中,也经常看到她的身影。她还是我市“心连心顺风车志愿者”、“徐州市青少年自护健康教育QQ群创建人”。有公益、需要奉献爱心的地方,总能见到她的身影。
谈及家庭,张晓玲对女儿既愧疚又自豪。愧疚的是,多年来,由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病人,陪伴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年仅16岁的女儿,从8岁时就学会了做饭,10岁时就一个人去外地参加比赛。女儿曾经说过,长大后希望做矿山医院的院长,这样就可以给妈妈多放假了。短短的一句话,让张晓玲泪流满面。自豪的是,正是由于没有时间陪女儿,反而养成了她独立思考、自立自强的好性格。女儿的一番话让张晓玲特别欣慰——妈妈,我现在更能理解你了!如果我今后能当一名医生,我一定当一名像你一样的好医生!一切为病人着想!
付出终有回报!在张晓玲以身作则带领下,科室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量大幅上升,在对于疑难杂症的诊断上,科室极高的准确率获得了上级专家的肯定,也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她所在的神经内科获集团“特殊贡献奖”。
今年2月,在香港华润集团总部,张晓玲获颁集团“优秀员工奖”(42万员工中仅选出360人)。她将获奖的2.5万元奖金全部捐献于医院,救助特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