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无尽的牵挂

作者:陈懿宣 发布时间:2017/10/10

2017年9月22日下午,带着支部全体同志的关爱和委托,我和支部委员沈菁华先后来到座落在高新区玉山路渔洋街的怡养护理院和位于园区的九龙医院,分别探望苏州科技大学支部老党员张友鹤和郑信珠两位老师。

当我和沈老师步入护理院的大餐厅时,只见张友鹤老师安详地坐在靠椅上观看电视。从她的外表,丝毫想像不出她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我上前紧握她手,问她认识我和沈老师吗?她脸带微笑地点点头,然而当我让她叫出我们的名字时,她确无法回答。语言的严重障碍使她无法与人交流、沟通,这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不一会儿,一名小护士来到我们身边,主动跟我俩讲述她的近况,我问护士:“她的病情为几级?是二级吗?”小护士顿了顿,我立马意识到,可能还不止,也就是说,要重于二级,(二级已属中度严重)。果然,她往下说出了令我们也没预料到的更为严重的病情。在谢过小护士给我们提供信息之后,我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多么地让人同情与惋惜啊!在职时,尽管我和张老师不属同一个系,但我们早就熟识,在我入党后,我更能深深感觉到包括张老师在内的支部老同志,个个都对咱们的致公党有坚定信仰,热爱党派并付诸在了行动上。他们都是党龄很长的老党员,令我十分感动的是,无论年事多高,他们都一如既往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委会和支部的各项会议与活动,特殊情况除外,会上踊跃发言,主动缴纳党费,对党派有着深厚的感情。

坦诚地说,如果说我愿意为本党和支部付出我的绵薄之力的话,除了本人有坚定的信仰外,这些老同志的致力为公的情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护理院,心中不停地在祈祷能有医学突飞猛进的一天,治好这种棘手的阿尔茨海默病,把我们的张老师从难以逾越的障碍中解脱出来。而张老师只要在院中一天,那永远是我无尽的牵挂!

从护理院辗转来到九龙医院,那熟悉的医院大门和病房大楼勾起了我略带悲凉的回忆。因郑信珠老师入住此院已5年了,5年中,黄志刚主委和我多次探望了她。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已是80高龄、自身也住院进行过两次手术的唐萌生老师,主动向我提出,也要去看望郑老师,他共跟我们去过两次,每次与郑老师的交流总是意犹未尽,该离开了,也是难舍难分,此时此刻,这种同志间的不尽牵挂成了人间第一情!

今年上半年,我和新上任的董迎辉和沈菁华两名年轻支委去探望郑信珠老师时,她显得格外激动,不停地问长问短,尽管身体不好,但精神状态极佳。她对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后继有人,为之而高兴。郑老师已住院长达5年之久。退休前,郑老师和她爱人俞良老师同在一个数学系任教,他们夫妻恩爱,度过了60岁的金婚。郑老师住院完全是因为她爱人,俞老师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因在家中突发脑梗,被送往医院抢救,后又有一次心脏又出了问题,故经历了两次抢救,而俞老师之所以能安全脱险,都因为郑老师及时发现赶紧送往医院救治的缘故。怪不得,俞不止一次地拉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对我说:‘我的命是她替我捡回来的,没有她,我早就完蛋了!’我看着落泪的俞老师,心中不是滋味,但同时又默默地为他们这对金婚夫妻点赞:“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起初,郑老师为她爱人,每天从家到医院,两点一直线,来回奔波,不久,她就无法坚持,因为她自己也近80高龄,且一身毛病,老同志中,她的身体是最差的。于是,她就搬进了医院,跟俞老师同住一个病房,边照顾他,边为自己就诊。俞老师因病情太过严重,虽抢救了回来,但造成了半身不遂。尽管俞老师一直在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练,但这种病恢复相当慢,有的甚至遥遥无期。

郑老师已三次在我面前无奈地说:‘陈老师啊,我已没有家了!’闻听此言,好心碎!我每次都是眼噙热泪!真是太让人心酸和同情。然而,令我特别钦佩的是,郑老师的身体是软弱无力的,但她的心是十分刚强的!我多次的探望,身临其境,得知她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面对生活的不幸,病痛的折磨,她始终保持着乐观、沉着的态度,不断地在与逆境抗争!从她身上,我更懂得了‘坚强’两字的真正含义!她那有声的语言、无声的行动,却给了我具大的力量,她教会了我应该如何去走余下不长的人生之路!我感谢她!她也是一位忠诚于党派的老同志、好党员!我以本支部有像郑老师那样的老党员而自豪,他们是我学习的楷模!郑老师夫妇俩病情也始终是我的牵挂!我同样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愿他俩早日康复!也衷心希望爱的力量能得以传递!

1506649581243818_large.jpg  1506649868120342_lar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