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致公党南通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1/25
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创新,引用智慧化手段,解决城市停车难题。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新政,推进管理,提升静态交通。改善以停车为代表的静态交通现状成为当下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的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 目前我市停车矛盾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底南通市机动车保有量1322549辆,全省排名第三,2017年预计新增及更换量为26000辆左右。“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日渐显著,供需紧张、寻找停车场困难、进出停车场不易、违章停车等现象普遍存在。
(一)停车位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
南通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停车场建设,尽管每次城市规划中均增加公共停车场数量,但是这种增加速度仍然不及需求的增长。除总量不足外,公共停车设施还存在着分布不平衡的情况,这加剧了时段性、区域性停车难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停车局域管理混乱,信息不透明
停车管理有明显的“地盘”特征,谁占谁管。因信息的不对等、不透明、不公开而造成管理无序的问题时有发生,也多为百姓诟病。比如,由于停车需求上涨,实际收费过程中相关管理者任意加收费用,一部分设置于商贸区域的公共停车场因地理位置较佳,被管理者对外租赁用作他途,加剧了部分中心商业区车流拥堵、停放困难的情况。
(三)设施建管缺乏科学性,运用不规范
在公共停车设施修建过程中,部分设施设置不合理,如在城区内部分停车场只简单地提供车位,而对车位的长宽高等车体要求未做客观考虑和统筹管理,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
二、对策建议
(一)提升原有设施智慧化水平
解决停车泊位缺口要两手抓:一是提高居住区、大型公共服务和活动中心等公建项目的停车场库配建标准,加快建设停车场库,扩大停车设施容量;二是充分挖掘现有停车泊位潜力,提升智慧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传统停车场进行升级,引入智能停车系统,配置由高速道闸机、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LED显示屏、配套电脑等组成的设施系统。融合通信、控制、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车牌识别、电子支付、自助付费等功能。通过对原有停车场进行智能改造,停车效率可以提高3-5倍。
(二)建设智慧化信息平台
打造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大平台,做实做优“畅行南通”、“南通掌上公交”、“南通公安”等APP手机智能程序,建立停车泊位数据信息链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在供需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减少空驶里程和拥堵节点,真正改变目前停车供与需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提高现有停车泊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信息平台应包括道路停车信息、居住区和公建项目停车信息以及服务系统,停车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停车容量、收费标准、泊位利用实时信息等。
(三)规划构建智慧化“泊位共享体系”
“泊位共享”,指商场、办公楼、餐馆、居住、医院等建筑,利用其不同使用功能产生的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停车需求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规划设计与科学管理的手段,对停车泊位进行优化整合,将有限的停车泊位服务于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用地与建筑,满足不同目的出行对停车泊位的需求,从而实现泊位空间的高效利用。建议:一是规划上创造泊位共享布局,满足人们在步行500米内找到共享车位;二是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化信息管理;三是采用市场化政策,突破传统停车位固化占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