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Thanksgiving
Slide background
Slide background

著名画家陈懋彰:吸收创新民族艺术元素

作者:吴中一支部 发布时间:2018/09/07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凝聚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著名画家陈懋彰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吸收创新画法,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特色艺术作品。

1536036690110152_large.jpg

著名画家陈懋彰在四川阿坝采风

陈懋彰介绍,致公党中央对民族工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推动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四川致公书画院院长杨邦杰和江苏致公画院副院长陈懋彰等10多位艺术家及全国多个省市致公画院负责人在四川省阿坝州举办了“追寻总书记足迹”采风交流活动。

1536036673112226_large.jpg

陈懋彰和杨邦杰等10多位艺术家采风交流

他们走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弘扬、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期间,陈懋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结合民族地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特色,挖掘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分别从历史文化传承、材料选取处理、颜色搭配、构图技巧、美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1536036741349848_large.jpg

陈懋彰民族文化系列作品

陈懋彰说: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的民族气质,是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少数民族地区以风光民居、民俗、形象、服饰等为标志奇异的多彩风情,恰好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和新鲜的精神感受,特别是在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

1536036780107433_large.jpg

陈懋彰民族文化特色系列作品

陈懋彰一行采风的其中一站是青藏高原东缘的理县桃坪羌寨。桃坪羌寨浓缩了羌族千年历史,羌民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迷宫式艺术建筑群,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迷的东方古堡”。陈懋彰一行走进桃坪羌寨,顿时被寨内雄浑挺拔的巨大碉楼和极具民主特色的风情所吸引。艺术家们深受感染之余,纷纷拿出相机和画笔,就地展开宣纸......

1536037204853750_large.jpg

陈懋彰民族文化系列作品

而茂县则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和羌民族文化核心区,羌族博物馆和古羌城,充分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点,陈懋彰等艺术家一行通过茂县的参观,充分了解了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并对古羌这个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民族深深吸引。

1536036893136483_large.jpg

民族文化特色系列作品

今年是“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在“5·12”大地震中,茂县羌族博物馆和古羌城遭到严重破坏,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古羌族文化成为当地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任务。陈懋彰面对眼前的沧桑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精神风貌,创作出一系列的民族文化特色作品,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1536036917704989_large.jpg

民族文化特色系列作品

陈懋彰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吴门画派泰斗吴羏木誉为“艺坛一帜”;陈懋彰又以西洋画见长,而西洋画的艺术表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恰好能够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藏文化元素很好的表达出来。

 1536036937112003_large.jpg

民族文化特色系列作品

陈懋彰善于将其所学、所思、所感、所悟进行归纳、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将中国画水墨风格与西洋画艺术手法完美融合,深度创作,将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将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深度相融,别具新风。

 1536036955661871_large.jpg

民族文化特色系列作品

陈懋彰认为艺术创作既要吸收借鉴西方,更需要从民族特色中吸收借鉴,能和民族传统融合,能在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创新。而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创作则能提升文化自信,促使中国文化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