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立才 发布时间:2019/06/20
6月14日,省政协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在宁开幕。会议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常委、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主委、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健参加会议,并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建言献策,提交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和《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两篇建议入选大会书面发言。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的书面发言建议:一是倡导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随劳动力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促进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标准、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形成良性的“产学研”生态闭环。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招生招工制度。二是倡导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立足“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根本点,将校企合作建立在双方核心利益基础之上;落实激励性政策,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改革大中专院校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学校内部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倡导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进形成“大职教”局面。整合教育部门系统与人社部门系统的资源,建立更加和谐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统筹推进公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建立民办职业教育制度化的扶持政策与机制;国家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相互融通,制订江苏省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方案。四是倡导简政放权,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关于《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书面发言建议:一是进一步明晰改革定位。按照“分级聘用、统一评级”的办法,校长按现行干部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选拔产生后,纳入职级管理。二是省级层面统筹指导与推进。建议省级层面加强校长职级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出台江苏省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三是发挥地方政府的改革主体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基础上,组织、人事、财政等多个部门协同推进。设计以职级制管理为核心的制度架构,探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校长倾斜的职级管理政策。四是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约束并调解各主体间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