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省致轩 发布时间:2021/01/17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致公党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致公党江苏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致力为公”和“侨海报国”两大主题,以“双发行动”为引领,团结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主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中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致公党江苏省委紧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要求,把履职工作发力点与致公党中央和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衔接,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围绕“汇智工程”品牌建设,健全课题管理、调研组织、成果运用等机制,党员参政议政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2020年致公党中央召开的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共有15项参政议政成果获奖。
一、展现政治协商新作为
围绕疫情防控、“十四五”规划编制、政府工作报告等方面,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上发表意见建议。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省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上,围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健康江苏”、编制“十四五”规划建议等主题,提交10篇发言,其中,报送的“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调研素材,被选为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常委会上的口头发言。
二、取得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新突破
精心准备省政协大会提案和发言、全国两会人员建议及提案素材。省委会和各位政协委员共向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33篇,集体提案、联名提案和委员个人提案60件,其中,3篇被省政协确定为口头发言,3件集体提案和1件委员个人提案分别被娄勤俭书记、吴政隆省长、黄莉新主席领办、督办。围绕疫情防控及后疫情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准备全国两会提案素材,其中15篇被致公党中央和全国两会人员采用。
三、打造调研工作提质增效新路径
参与跨区域合作,承办沪苏浙皖致公党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组织党员参加致公党中央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5篇论文入选论坛汇编文集。
探索建立调研课题省委常委及省以上两会人员领衔制,进一步优化参政议政资源配置,发挥领导和专家学者作用。指导各地加强对调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调研成果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完善省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对口联系工作的意见》,与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对口联系,提高知情明政能力。抓住政府部门办理提案的契机,邀请相关部门协助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在借智借力的同时,助推部门解决工作痛点难点。
四、扩大“汇智工程”品牌辐射面
推进“汇智工程”品牌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汇智论坛”, 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和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展示2020年致公党江苏省各级组织参政议政成果。部分市委会和基层组织借鉴“汇智论坛”模式举办“微论坛”,进一步调动党员议政热情。
五、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民主监督
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是中共江苏省委交给省各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工作、一项新探索。省委会领导多次带队赴对口地区徐州市围绕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考察调研,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业家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真正把监督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提高江苏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贡献力量。
六、着力提升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
实现调研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果互通共享,全面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能力水平。省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带动党员特别是高层次骨干党员广泛参与,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均有明显提升。全年共有700多人次参与信息撰写,向致公中央、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报送408条;向省政协报送245条。致公中央采用37条;中央统战部采用5条;中共江苏省委采用3条;省委统战部采用18条;省政协采用21条,转报全国政协30条。
在2020年致公党中央召开的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致公党江苏省委共有15项参政议政成果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