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致宣 发布时间:2021/09/30
9月24日,南通市政协致公党界联合幸福街道政协工委开展“多措并举,精细治理,助推‘通刘公路幸福’提档升级”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就如何对通刘公路提档升级与产业相适配、与区域板块能级相适切,让通刘公路及沿线“旧貌”焕“新颜”协商讨论。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南通市委主委施学雷以委员身份参加了协商。
施学雷点赞此次界别和街道协商议事室联合开展活动是一次创新,是紧扣“学党史、办实事”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协“关于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活动实施方案”精神的生动实践。活动借助“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全面架起了党群连心桥,让政协的协商民主与基层协商“手拉手”,让委员与百姓“面对面”,让部门与民意“零距离”,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全方位解决群众“所急所盼”,坚持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助推解决实际民生问题,又做好释疑增信、理顺情绪工作。
通刘公路作为主城区北大门幸福街道境内的南北主干道,多年来一直承担着辖区群众交通出行和部分跨域交通的重任。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幸福街道区域功能、板块定位和交通刚需发生极大变化,原有的通刘公路从通行能力、安全秩序到沿街面貌、服务功能都与发展的需求格格不入。
参加人员先期考察调研了通刘公路幸福段沿线交通、停车、绿化、卫生、店面形象等情况。
“现在路上车辆越来越多,路旁还有学校,一到下午四五点钟,经常发生堵车和乱停车现象,秩序很难管控,而且来买东西的居民群众经常反映停车不便。”毛静芳、谷溪、周骅骝等致公党界委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随着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奇妙农场、都市农业公园相继落户,对通刘公路幸福镇区段治理改造和两侧环境面貌进行提档升级,不仅是民生实事也是产业发展大事。”
在随后召开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上,专家、委员、群众都纷纷为通刘公路提档升级出谋支招。
致公党党员、南通理工学院BIM研究院院长吴旭建议:“既要立足当下民生福祉和区域治理双提升来规划空间改造,也要放眼长远,服务地方,基于未来南通北的定位以及产业的发展前景谋划道路能级提升。”
致公党党员、市政协委员龚亚驰也发出了呼声,“借这次提档升级的机会,重新整合打造通刘公路,既保留幸福钟楼这样的历史遗存,又拆除不合时宜的违章建筑,真正让通刘公路出新出彩。”
来自市市政和园林局的致公党党员、区政协委员徐雪皑从专业角度建议:“对于迫切需要解决的停车秩序、公交导流、垃圾集中管理等问题梳理需求,明确定位,对于店招、绿化、架空杆线等实施精细化管理。”
协商现场,市文明办、市政和园林局、城管局等相关部门也对卫生文明、绿化升级、管线整理、清晰城市轮廓等做了回应互动。通过协商讨论,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市、区、街三级将联手助力通刘公路提档升级。党员委员陆建红感慨到,通刘公路沿线提档升级从“要不要”到“能不能”再到怎么能,通过“有事好商量”集中了人力汇聚了智力,畅通了思路,也打通了道路。
此次议事采取双召集人模式,联合组织、共同主持,邀请省、市、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市区职能部门、商户代表、群众代表二十余人共同参与,其中致公党党员委员5人,致公党党员骨干2人。
近两年来,致公党南通市委把践行“双发行动”精神与参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有机结合、深入融合,迄今已成功开展四次协商议事。此次协商活动是致公党界协商议事室今年第二场“有事好商量”活动,在协助街道提升亮化“幸福道路”的同时,委员找到了更广阔的资政明情、参政议政平台,党员找了发挥才干、充分履职的舞台,亮出了致公力量,秀出了致公风采,真正实现了双轮驱动,双向发力。